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6886.19-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art 19: Physico-chemical,morph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6886.19-2011
- 名称: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
- 英文名称: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art 19: Physico-chemical,morph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1-12-30
- 实施日期:2012-05-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由下列部分组成: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第2部分:动物福利要求;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第8部分:生物学试验参照材料的选择与定量指南;
———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框架;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
———第13部分:聚合物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第16部分:降解产物与可溶出物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
———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
———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
———第19部分: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
———第20部分:医疗器械免疫毒理学试验原则与方法。
本部分为GB/T16886的第1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TS10993-19:200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6886.1—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ISO10993-1:2009,IDT)
GB/T16886.18—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ISO10993-18:2005,IDT)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华先、万敏、由少华、刘斌、刘成虎。 - 适用范围:暂无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Biologicalevaluationofmedicaldevices—Part1:Evaluationandtestingwithinariskmanagementprocess)
ISO10993-1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Biologicalevaluationofmedical devices—Part18:Chemicalcharacterizationofmaterials)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ISO 10993-1 ISO 10993-18
- 采用标准:ISO/TS 10993-19:200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 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8)
- 主管部门: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8)
- 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16886.16-202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6部分:降解产物与可沥滤物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
- YY/T 0340-2002 外科植入物 基本原则
- YY 0670-2008 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YY/T 0618-2007 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常规监控与跳批检验
- YY/T 0342-2002 外科植入物 接骨板弯曲强度和刚度的测定
- DB21/T 2322-2014 辽宁省动物炭疽疫情处置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 DB31/T 527-2020 上海市医用电子加速器治疗机房放射防护与检测要求
- YY/T 0916.20—2019 医用液体和气体用小孔径连接件 第20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 YY/T 1292.3-2016 医疗器械生殖和发育毒性试验 第3部分:一代生殖毒性试验
- YY/T 0771.1-2020 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
- GB/T 22576-2008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 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 SN/T 3062.4-2011 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第4部分:材料和预成型无菌屏障系统要求
- YY/T 1465.6—2019 医疗器械免疫原性评价方法 第6部分: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动物脾脏淋巴细胞亚群
- YY 9706.241- 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2-41部分:手术无影灯和诊断用照明灯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GB/T 16886.20-201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0部分:医疗器械免疫毒理学试验原则和方法
- T/CSBME 007-2019 基于增材制造的金属样件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 DB4403/T 218-2021 深圳市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规范
- DB14/T 2254-2020 山西省医疗机构临床体外诊断试剂冷藏冷冻管理规范
- YY/T 1535-2017 人类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人精子存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