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5247-2008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测定钢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

Microbeam analysis -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 Guidelines for determining the carbon content of steels using calibration curve method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5247-2008
  • 名称: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测定钢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
  • 英文名称:
    Microbeam analysis -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 Guidelines for determining the carbon content of steels using calibration curve method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08-08-20
  • 实施日期:
    2009-04-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6592:2006《微束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校正曲线法测定钢中碳含量》(英文版)。
    本标准对ISO16592:2006作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附录B中犆S=0.44改为犆S=0.444,小数点后多保留一位,以与狌(犆S)保留位数一致。
    本标准代替GB/T15247-1994《碳钢和低合金钢中碳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 灵敏度曲线法(检量线法)》。
    本标准与GB/T15247-1994的主要区别为:
    ---标准更名为《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测定钢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
    ---在第1章中更清楚地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为了阐述分析原理,在3.4中增加了电子束能量与碳Kα 峰强度的关系和碳Kα 峰的组成两张图表;
    ---增加了附录A 校正曲线法中计算值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和附录B 钢中碳的质量分数测定和不确定度评估举例。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增加了3 检测不确定度评估的内容,删除了原标准第10章分析准确度的内容。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衍勇、钟振前、毛允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247-1994。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子探针测定碳钢和低合金钢(其他合金元素质量分数小于2%)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本标准包含试样制备、X射线检测、校正曲线建立以及碳含量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碳的质量分数小于1%的钢中碳含量,当含碳量高于1%时检测准确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垂直入射方式和波谱仪,不适用能谱仪。
  • 引用标准:
    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15247-1994
  • 采用标准:
    ISO 16592 :2006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测定钢中碳含量的校正曲线法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钢铁研究总院
  • 提出部门: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