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8907-2013 微束分析 分析电子显微术 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方法
Microbeam analysis - 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y - Selected-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analysis using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8907-2013
- 名称:微束分析 分析电子显微术 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方法
- 英文名称:Microbeam analysis - 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y - Selected-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analysis using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3-07-19
- 实施日期:2014-03-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907—2002《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GB/T18907—2002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的内容(见第1章);
———增加了引用标准(见第2章);
———增加了术语、定义和符号(见第3章);
———增加了插图来说明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见4.2);
———增加了对单晶体的斑点衍射、菊池图和多晶体衍射谱的说明(见4.2、4.3、4.4);
———增加了布拉格公式的更精确形式以及应用菊池线对间距的相应公式(见4.2、4.3);
———增加了去除试样表面污染的要求和方法(见6.4);
———增加了对纯元素标准物质(如金或铝)的质量分数要求(见第7章);
———增加了按GB/T27025进行实验室能力认证的要求(见8.1.1);
———增加了减缓试样污染的操作要求(见8.1.2);
———增加了关于获得第二个及更多衍射谱的方法(见8.2.11);
———增加了利用暗场像技术和微区化学分析方法确定物相的要求(见8.2.11);
———修改了衍射常数的测定方法与步骤(见8.3);
———修改了单晶体衍射谱指数标定的方法、步骤(见第9章);
———增加了对选区电子衍射谱180°不确定性的说明与解决方法(见第10章);
———增加了对选区电子衍射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见第11章);
———修改了附录B衍射斑点图谱的表征方法和编排顺序。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5498:2010《微束分析 分析电子显微术 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方法》。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IDT)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ISO25498:2010中3.1~3.4、3.6~3.8只有定义内容而没有术语,本标准增加了术语及英文对照。
———增加了4.1以适应国家标准要求,将原文的4.1、4.2、4.3分别改为4.2、4.3、4.4。
———将ISO25498:2010的4.1中图1~图3调整到4.2相对应的位置。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得橹、娄艳芝、柏明卓。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907—2002。 - 适用范围:暂无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IEC1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eneralrequirementsforthecompetenceoftestingandcalibrationlaboratories)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T 18907-2002
- 引用标准:ISO/IEC 17025
- 采用标准:ISO 25498:2010 微束分析 分析电子显微术 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分析方法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
- 归口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
- 主管部门: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30701-2014 表面化学分析 硅片工作标准样品表面元素的化学收集方法和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TXRF)测定
- SN/T 4964-2017 出口危险货物发热剂包装检验规程
- SN/T 3694.9-2013 进出口工业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测定 第9部分:纺织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HG/T 3527-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油含量测定方法
- DB32/T 963-2006 江苏省蔬菜中常用拟除虫菊酯残留量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 GB/T 4470-1998 火焰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术语
- GB/T 37664.1-2019 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 发光纳米材料 第1部分:量子效率
- GB/T 22571-2017 表面化学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能量标尺的校准
- DB23/T 1688-2016 黑龙江省甲醛检测仪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SN/T 1828.5-2006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5部分:气体混合物
- GB/T 21636-2008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EPMA) 术语
- GB/T 32102-2015 有机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碘量法
- HG/T 2869-1997 橡胶、塑料软管 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
- GB/T 24169-2009 氟化工产品和消费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T 25185-2010 表面化学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荷电控制和荷电校正方法的报告
- GB/T 19501-2004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
- SN/T 4026-2014 日用玻璃产品中铝、铁、钙、镁、钠、钾、钛、铅、镉、硅、锌、铜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GB/T 1663-200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 SN/T 3973.1-2014 出口化矿产品企业分类管理第1部分:企业分类基本要求
- SN/T 2446-2010 皮革及其制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