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HJ 692-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oxides-Non-dispersiv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基本信息
- 标准号:HJ 692-2014
- 名称: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英文名称: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oxides-Non-dispersiv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4-02-07
- 实施日期:2014-04-15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暂无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秦皇岛市环境监测保护站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 年2 月7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 年4 月15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本方法一氧化氮(以NO2 计)的检出限为3mg/m3,测定下限为12mg/m3。 - 引用标准: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HJ753-2015 水质 百菌清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T 2.1-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 77.1-2008 水质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HJ 1191-2021 水质 叠氮化物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 HJ 973-2018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 HJ740-2015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 HJ 54-2000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
- HJ T415-2008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
- HJ 1102-2020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化学纤维制造业
- HJ 571-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人造板及其制品
- HJ742-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600-2011 水质 梯恩梯、黑索今、地恩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 519-2020 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 HJ 693-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 HJ 1168-2021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 HJ 1153-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
- DB63/T 1870-2020 青海省水质 涕灭威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HJ 700—2014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HJ/T 130-20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 GB/T 25915.6-2010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6部分: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