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31780-2015 临界温度测量 电阻法测复合超导体临界温度
Critic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Critical temperature of composite superconductors by a resistance method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31780-2015
- 名称:临界温度测量 电阻法测复合超导体临界温度
- 英文名称:Critic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Critical temperature of composite superconductors by a resistance method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5-07-03
- 实施日期:2016-02-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1788-10:2006(Ed.2.0)《超导电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电阻法测复合超导线临界温度》。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3811—2003 电工术语 超导电性(IEC60050-815:2000,MOD);
———GB/T25897—2010 超导电性:铌-钛复合超导体剩余电阻比测定(IEC61788-4:2007,IDT)。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超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慧贤、闫果、郑东宁、曹烈兆 、冯冉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的电阻测定复合超导体临界温度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体化结构的圆形、扁平或方形截面的单芯或多芯复合超导体,包括Cu/NbTi、Cu/CuNi/NbTi和CuNi/NbTi复合超导体,Cu/Nb3Sn和Cu/Nb3Al复合超导体,以及金属包套的MgB2复合超导体,金属为稳定体的Bi系氧化物超导体,Y系或稀土金属基涂层导体。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IEC 60050-815 IEC 61788-4
- 采用标准:IEC 61788-10:2006 超导电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电阻法测复合超导线临界温度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提出部门:中国科学院
- 起草单位: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归口单位:全国超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5)
- 主管部门:全国超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5)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1552-1995 硅、锗单晶电阻率测定 直排四探针法
- YS/T 244.9-2008 高纯铝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杂质含量
- GB/T 5250-1993 可渗透烧结金属材料 流体渗透性的测定
- GB/T 3171.2-1982 铝粉松装密度的测定 容量计法
- GB/T 12968-1991 纯金属电阻率与剩余电阻比涡流衰减测量方法
- DB41/T 668-2011 河南省钢砂铝中铝、铁含量测定方法
- YS/T 438.4-2013 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4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
- GB/T 1423-1996 贵金属及其合金密度的测试方法
- YB 936-1978 金属与合金灵敏系数的测量方法
- GB/T 6608-1999 铝箔厚度的测定 称量法
- YS/T 273.11-2006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1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硫含量
- GB/T 4108-1983 镁粉、铝镁合金粉粒度组成的测定 干筛分法
- GB/T 11111-1989 钨丝电阻连续测量方法
- GB/T 2523-2008 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的测量方法
- GB/T 30860-2014 太阳能电池用硅片表面粗糙度及切割线痕测试方法
- YB 933-1978 热偶丝材热电势的测量方法--熔丝法
- YS/T 1258-2018 有色金属材料 熔融和结晶温度试验 热分析方法
- YS/T 679-2018 非本征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的测试 表面光电压法
- GB/T 19076-2022 烧结金属材料规范
- YS/T 535.6-2009 氟化钠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