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HJ 786-2016 固体废物 铅、锌和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Solid waste—Determination of Lead,Zinc and Cadmium—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基本信息
- 标准号:HJ 786-2016
- 名称:固体废物 铅、锌和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英文名称:Solid waste—Determination of Lead,Zinc and Cadmium—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6-03-29
- 实施日期:2016-05-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暂无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铅、锌和镉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铅、锌和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验证单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6年3月2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铅、锌和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铅、锌和镉的测定。
当固体废物取样量为0.5g,消解后定容体积为25ml时,铅、锌和镉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2.0mg/kg、2.0mg/kg和0.3mg/kg,测定下限分别为8.0mg/kg和1.2mg/kg。当固体废物浸出液取样量为50ml,消解后定容体积为50ml时,铅、锌和镉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6mg/L、0.06mg/L和0.05mg/L,测定下限分别为0.24mg/L、0.24mg/L和0.20mg/L。 - 引用标准: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T 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J/T 299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
HJ/T 300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
HJ 557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HJ 2036-2013 染料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HJ 1218—20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流域综合规划
- HJ 835-2017 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442.7-2020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 入海河流监测
- HJ 440-2008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 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HJ 513-2009 清洁生产标准 铅电解业
- HJ 1131-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T 371-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
- HJ 539-2015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663—201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 HJ/T 67-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 HJ 876-2017 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技术规范 示踪元素法
- HJ 57-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 HJ/T 86-2002 水质 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 HJ 483-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HJ/T 322-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电除尘器
- HJ 736-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589—202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 HJ/T15-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