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HJ 539-2015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mbient air- Determination of lead -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基本信息
- 标准号:HJ 539-2015
- 名称: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英文名称:Ambient air- Determination of lead -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5-11-20
- 实施日期:2015-12-15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暂无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铅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是对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39-2009)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9 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选择了更合适的滤膜;
——增加了微波消解的前处理方式并改善了电热板消解的消解条件,改变了消解用酸;
——增加了干扰消除的方式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部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39-2009)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 北京市丰台区环境监测站、北京市延庆县环境监测站、北京市密云区环境监测站、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房山区环境监测站、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 年11 月20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 年12 月15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铅的测定。
采集环境空气10 m3(标准状态),样品定容至50 ml 时,方法检出限为0.009 μg/m3,测定下限为0.036 μg/m3。 - 引用标准: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43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 374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HJ1128-2020 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 HJ 576-2010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 HJ 877-2017 暴露参数调查技术规范
- HJ/ T70-2001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
- HJ/T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 GB/T 29770-2013 电子电气产品制造商与回收处理企业间回收信息交换格式
- HJ 521-2009 废水排放规律代码(试行)
- HJ 2548-2018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竹制品
- HJ/T 227-2005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磁电式水处理器
- HJ2547-201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家具
- HJ T73-2001 水质 丙烯晴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 818 -2018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
- HJ2540-2015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木塑制品
- HJ 635-2012 土壤 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 HJ/T 67-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 HJ 1106-2020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环境卫生管理业
- HJ710.1~11-2014 HJ710.1~11-201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等11项标准
- HJ 1142-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生态功能评价(试行)
- HJ 505-2009 水质 五日生化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 HJ761-2015 固体废物 有机质的测定 灼烧减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