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 5085.6-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wastes - Identification for toxic substance content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 5085.6-2007
- 名称: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 英文名称: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wastes - Identification for toxic substance content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强制性
- 发布日期:2007-04-25
- 实施日期:2007-10-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七个标准组成:
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本标准为新增部分。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环境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7年3月2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有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物质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46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
- 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 16487.9-2017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电线电缆
- DB62/T 4141-2020 甘肃省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指南
- QB/T 2964-2008 家用电冰箱(电冰柜)再生利用要求
- DB5113/T 13-2021 南充市农用地膜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 GB 16487.3-2017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木、木制品废料
- GB 16487.1-1996 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 骨废料(试行)
- DB11/T 1368-2016 北京市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GB/T 22425-2008 通信用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要求
- DB45/T 2254-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回收农药PET瓶瓶片处理技术规程
- HJ/T 357-2007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锰行业
- GB 16487.2-1996 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 冶炼渣(试行)
- SN/T 1791.7-2006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检验检疫规程 第7部分:废电线电缆
- GB 5085.3-199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 GB/T 41015-2021 固体废物玻璃化处理产物技术要求
- GB 16487.2-2017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
- GB 16487.7-1996 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 废有色金属(试行)
- HJ 421-2008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 GB 12502-1990 含氰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 YS/T 1175-2017 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分选金属技术规范
- HG/T 5019-2016 废电池中镍钴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