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 7036.2-2007 充气轮胎内胎 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Inner tube of pneumatic tyres—Part 2:Inner tube of motorcycle tyres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7036.2-2007
  • 名称:
    充气轮胎内胎 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 英文名称:
    Inner tube of pneumatic tyres—Part 2:Inner tube of motorcycle tyres
  • 状态:
    被代替
  • 类型:
    暂无
  • 性质:
    强制性
  • 发布日期:
    1986-11-24
  • 实施日期:
    2008-04-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部分的第4章、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7036《充气轮胎内胎》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汽车轮胎内胎;
    ---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本部分为GB7036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6367:1995《二轮摩托车轮胎用内胎》(日文版)。
    本部分代替GB7036.2-1997 《充气轮胎内胎 第2部分:摩托车轮胎内胎》。
    本部分根据JISK6367:1995重新起草,附录A 列出了本部分与JISK6367:1995的章条编号对照
    一览表。本部分与JISK6367:1995的有关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并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部分与GB7036.2-1997主要技术性差异:
    ---修订了内胎的外观质量要求(1997年版的附录A;本版的4.3);
    ---统一了名义断面宽度为3.00以上和以下的摩托车轮胎内胎的物理性能要求(见4.5);
    ---修订了气密性试验方法,并对其他试验方法作了编辑性的修订(1997年版6.1;本版的5.1);
    ---删除了抽样和检验规则(1997年版第5章、附录B);
    ---删除了标志的文字与大小要求(1997年版7.1);
    ---删除了产品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1997年版7.2、7.3、7.4);
    ---删除了附录中列出的内胎规格及其主要尺寸和基本参数(1997年版附录C)。
    本部分的附录A 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归口。
    本部分委托全国摩托车自行车轮胎轮辋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广州第一橡胶厂。
    本部分起草人:吴育新、黄辉文、李伊华、陈秋发。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036-1986、GB7036-1989、GB7036.2-1997。
  • 适用范围:
    GB 7036的本部分规定了摩托车轮胎的内胎种类、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本部分适用于新的摩托车轮胎内胎。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70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8-1998,eqvISO37:1994)
    GB/T53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GB/T532-1997,idtISO36:1993)
    GB1796 轮胎气门嘴
    GB12835 胶座气门嘴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
  • 提出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起草单位: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广州第一橡胶厂
  •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相关人员
  • 起草人:
    吴育新 黄辉文 李伊华 陈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