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1709.6-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6部分 穴位注射
Standardized manipula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Part 6: Point injection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1709.6-2008
- 名称: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6部分 穴位注射
- 英文名称:Standardized manipula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Part 6: Point injection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08-04-23
- 实施日期:2008-07-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217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艾灸;
---第2部分:头针;
---第3部分:耳针;
---第4部分:三棱针;
---第5部分:拔罐;
---第6部分:穴位注射;
---第7部分:皮肤针;
---第8部分:皮内针;
---第9部分:穴位贴敷;
---第10部分:穴位埋线;
---第11部分:电针;
---第12部分:火针;
---第13部分:芒针;
---第14部分:?体;
---第15部分:眼针;
---第16部分:鼻针;
---第17部分:口唇针;
---第18部分:腹针;
---第19部分:腕踝针;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
本部分为GB/T21709的第6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长青、刘清国、陈幼楠、武晓冬。 - 适用范围: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穴位注射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穴位注射技术操作。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13734 耳穴名称与定位
GB15810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GB1581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GB/T 12346 GB/T 13734 GB 15810 GB 15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提出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归口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WS 364.9-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第9部分:实验室检查
- WS/T 250-2005 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的要求
- GB 16387-1996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
- GB 16373-1996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SN/T 1234-2015 入出境航空器废弃物消毒规程
- GB 17149.4-1997 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SN/T 1714-2006 出入境口岸灭螨规程
- DB32/T 4155.3-2021 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共享数据集规范 第3部分:老年保健管理
- DB12/T 749-2017 天津市血站集中化检测通用规范
- GB 17016-1997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GB 17020-1997 克山病病区划定和类型划分
- WS/T 654-2019 医疗器械安全管理
- DB22/T 3265-2021 吉林省儿科腹腔穿刺术技术规范
- GB 7798-1987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GB/T 16751.3-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治法部分
- SN/T 4346.8-2015 国境口岸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卫生检疫技术规范 第8部分:实验室检测
- SN/T 4708-2016 国境口岸霍乱弧菌和拟态弧菌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
- GB 11515-1989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WS/T 381-2021 囊尾蚴病诊断标准
- WS 340-2011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