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251.1-2008 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

Ergonomics - Danger signals for public and work areas - Auditory danger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251.1-2008
  • 名称:
    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
  • 英文名称:
    Ergonomics - Danger signals for public and work areas - Auditory danger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08-07-16
  • 实施日期:
    2009-01-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GB/T1251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
    ---第2部分:人类工效学 险情视觉信号 一般要求 设计和检验;
    ---第3部分:人类工效学 险情和信息的视听信号体系。
    本部分是GB/T1251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7731:2003《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英文版),并根据ISO7731:2003翻译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251.1-1989《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与GB1251.1-1989 相比,本部分主要变化如下:
    ---原标准GB1251.1-1989等效采用ISO7731:1986,本部分等同采用ISO7731:2003;
    ---本部分名称变更为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
    ---增加了目次、前言和引言;
    ---第3章中增加了紧急听觉信号、倍频程、1/3倍频程(分数倍频带滤波器)、混响时间、频谱成分5个术语及其定义;
    ---第4章、第5章、第6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原标准附录A 调整为本部分附录D;
    ---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冉令华、张欣、李晓东、傅小兰、刘太杰、郭小朝。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251.1-1989。
  • 适用范围:
    GB/T 1251的本部分规定了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信号接收区内,险情信号设计的物理原则、人类工效学要求和相应的测试方法,同时给出了信号设计的指南。本部分也可用于其他适当环境中。
    宜注意紧急听觉信号、紧急撤离听觉信号和警告听觉信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紧急撤离信号在GB/T 12800中有相应阐述。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25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241-1998 倍频带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eqvIEC61260:1995)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 1251.1-1989
  • 引用标准:
    GB/T 3241-1998
  • 采用标准:
    ISO 7731:2003 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提出部门: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