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30575-2014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 生物动力学坐标系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shock―Human exposure―Biodynamic coordinate system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30575-2014
- 名称: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 生物动力学坐标系
- 英文名称: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shock―Human exposure―Biodynamic coordinate system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4-05-06
- 实施日期:2014-12-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0.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8727:1997《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 生物动力学坐标系》。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4777—1993 几何定向及运动方向(neqISO1503:1977)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高利、邵斌、张绍栋、张春彗、王永胜。
引 言
在生物动力学及人体振动工程应用的许多场合,应根据特定的正交坐标系确定机械输入或响应(力或运动)的原点、幅值和方向。生物动力学坐标系要求在人体内或与解剖学坐标系可能相关的外部参考结构内确定的原点。应用包括人体暴露于振动与冲击的评价,生物动力学仪器系统的功能位置和方向的精确定义,输入到人体及其部位或局部的力和运动的生物动力学模型,以及生物动力学数据的学科间或专业间的比较。
为了对不同个体之间(或同一个体的重复测量之间),人和人体模型之间或者测量数据与标准规定的人体或其局部允许机械输入限值之间进行数据比较,有必要采用原点在已识别的、稳固的且由放射照相或立体定向方法能确定的(因此是骨胳的)解剖学标志处,并由此定向的解剖学坐标系。本标准体现这样的基本原理:其特别反对使用不精确定义的原点在心脏或其他柔软和运动的结构中的坐标系。解剖学坐标系的精确定义对生物动力学很重要,因为所有生物动力学测量最终应与人体的骨胳解剖学相关。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生物动力学测量,相关标准起草参考以及人体暴露于机械振动与冲击精确描述的解剖学坐标系和基本中心坐标系。本标准中规定的局部解剖学坐标系适用于头部、颈根(头和颈系统的驱动点)、骨盆和手。对于其他骨胳局部的相应解剖学坐标系的建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原则。本标准规定的生物动力学坐标系适用于影响人体的直线和旋转振动与冲击的描述及测量参考系统。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19—2005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 词汇(ISO5805:1997,IDT)
ISO1503:1977 几何定向及运动方向(Geometricalorientationanddirectionsofmovem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GB/T 15619-2005 ISO 1503:1977
- 采用标准:ISO 8727:1997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 生物动力学坐标系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 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 提出部门:全国机械振动
- 归口单位:全国机械振动 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
- 主管部门:全国机械振动 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18049-2000 中等热环境 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
- GB/T 26548.6-2018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振动试验方法 第6部分:夯实机
- DL/T 575.10-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 GB/T 5700-2008 照明测量方法
- GB/T 13379-1992 视觉工效学原则 室内工作系统照明
- GB/T 18978.300-2012 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第300部分:电子视觉显示要求概述
- GB/T 18978.2-2004 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2部分:任务要求指南
- GB/T 5701-2008 室内热环境条件
- GB/T 13378-1992 晴天采光测量方法
- GB/T 13823.12-1995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安装在钢块上的无阻尼加速度计共振频率测试
- GB/T 12454-2008 视觉环境评价方法
- GB/T 20528.2-2009 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2部分:平板显示器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 GB/T 15240-1994 室外照明测量方法
- GB/T 40233-2021 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 物理量测量仪器
- GB/T 22188.3-2010 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3部分:控制室的布局
- GB/T 7452-2007 机械振动 客船和商船适居性振动测量、报告和评价准则
- DB32/T 1321.3-2019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范 第3部分:实体防入侵监测预警子系统
- GB/T 12984-1991 人类工效学 视觉信息作业基本术语
- GB/T 19740-2005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手臂系统驱动点的自由机械阻抗
- GB/T 5699-1985 采光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