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YS/T 334-2009 铍青铜圆形棒材
Copper-beryllium alloy rod基本信息
- 标准号:YS/T 334-2009
- 名称:铍青铜圆形棒材
- 英文名称:Copper-beryllium alloy rod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09-12-04
- 实施日期:2010-06-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ASTM B196M-03《铜铍合金棒材和条材》和ASTM B441-04《铜-钴-铍及铜-镍-铍棒材和条材》标准。
本标准与ASTM B196M-03的不同之处:
---本标准规定的形状仅为圆形棒材,ASTM 标准规定的形状为棒材和条材,横截面有圆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棒材以及矩形等条材;
---本标准在ASTM B196M03的基础上增加了QBe2、QBe1.9、QBe1.90.1和QBe1.7牌号;增加了热加工和半硬态;对直度进行了修改,对长度小于1500 mm 时的直度要求不如ASTMB196M03标准严格;
---力学性能试验要求不同,本标准规定的时效热处理前各状态的力学性能试验为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仅当用户要求时方予进行,时效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试验为硬度试验,拉伸试验为用户特别要求时方予进行;ASTM B196M03标准规定对于标称直径或平行平面间距不大于10mm的棒材(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条(正方形)以及横截面积不大于100mm2 的其他型材进行拉伸试验,其余进行硬度试验。本标准对材料的部分延伸率规定比ASTM B196M03标准稍低一些,其他力学性能要求相当;
---本标准增加了产品内部质量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ASTM B44104的不同之处:
---本标准规定的形状仅为圆形棒材,ASTM B44104标准规定的形状为棒材和条材,横截面有圆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棒材以及矩形等条材;
---本标准增加了QBe0.31.5牌号和热加工态;对直度进行了修改,在长度小于1500 mm 时的直度要求不如ASTM B44104标准严格;
---力学性能试验要求不同,本标准规定时效热处理前各状态的力学性能试验为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仅当用户要求时方予进行,时效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试验为硬度试验,拉伸试验为用户特别要求时方予进行;ASTM B44104标准规定对于标称直径或平行平面间距不大于9.52mm 的产品以及横截面积不大于91mm2 的其他形状产品进行拉伸试验,其余进行硬度试验;
---本标准增加了产品内部质量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代替YS/T334-1995《铍青铜棒》。
本标准与YS/T334-1995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本标准增加了美国C17000、C17200和C17300牌号;对产品的直径允许偏差、直度、圆度和不定尺长度进行了调整;
---对部分抗拉强度范围及延伸率下限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布氏硬度要求,增加和修改了部分洛氏硬度范围;增加了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要求;
---对QBe0.62.5、QBe0.41.8、QBe0.31.5牌号产品增加了导电率要求;
---增加了产品选作超声波探伤试验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宝辉、韩俊钢、霍红凤、杨丽娟、姜韬、张兴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334-1995。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铍青铜棒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石油行业等部门使用的铍青铜圆形棒材。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YS/T 334-1995
- 引用标准:GB/T 228-2002 GB/T 230.1 GB/T 351 GB/T 3310 GB/T 5231 GB/T 8888 YS/T 336 YS/T 470.1
- 采用标准:ASTM B196M-03 《铜铍合金棒材和条材》;《铜-钴-铍及铜-镍-铍棒材和条材》 (修改采用 MOD) ASTM B441-04 《铜铍合金棒材和条材》;《铜-钴-铍及铜-镍-铍棒材和条材》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YS/T 1149.6-2016 锌精矿焙砂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酸溶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 YS/T 820.3-2012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全铁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 GB/T 27683-2011 易切削铜合金切削废屑回收规范
- YB 4039-1991 氧化钬
- YS 72-1994 镉锭
- YS/T 1115.9-2016 铜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红外吸收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 YS/T 898-2013 高纯钽化学分析方法 痕量杂质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YS/T 887-2013 锆及锆合金焊丝
- YS/T 644-2007 铂钌合金薄膜测定方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测定合金态铂及合金态钌含量
- YS/T 1323-2019 四氨合硝酸铂
- YS/T 1345.7-2021 高铋铅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铜、铁、镍、镉、砷、锑、铋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YS/T 336-2010 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方法
- YS/T 1046.1-2015 铜渣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 YS/T 461.3-2003 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 灼灼--中和滴定法
- YS/T 1345.3-2020 高铋铅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金和银含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
- GB/T 11090-2013 雷管用铜及铜合金带
- YS/T 461.2-2013 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 YS/T 79-2018 硬质合金焊接刀片
- YS/T 952-2014 铜钼多金属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和钼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YS/T 587.1-2006 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