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SN/T 1013-2010 进出口机织物中纱线的线密度测定方法 棉、涤棉机织物

Method for testing of linear density of cotton,polyester/cotton woven fabric for import and export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N/T 1013-2010
  • 名称:
    进出口机织物中纱线的线密度测定方法 棉、涤棉机织物
  • 英文名称:
    Method for testing of linear density of cotton,polyester/cotton woven fabric for import and export
  • 状态:
    现行
  • 类型:
    行业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0-05-27
  • 实施日期:
    2010-12-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N/T1013—2001《进出口棉、涤棉机织物的线密度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SN/T1013—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对纱线的屈服点的确定,本标准略去了SN/T1013—2001Y 值的经验公式,标准规定的屈服点由纱支测定仪在一定张力下,推动试验夹,拉伸纱线,至纱支测定仪三点成一线,测得弯曲伸长长度为屈服点;
    b) 对于确定预加张力,标准给出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在标准正文引述了ASTM D1059-01的规定,即对被测纱线预估线密度,按照0.25cN/tex先给予第一次预加张力,利用纱支测定仪测得弯曲伸长长度,再按照第一次测得的弯曲伸长长度表征的线密度,按照0.25cN/tex再给予确切的张力,再用纱支测定仪测得第二次的弯曲伸长长度。二是在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引用等速伸长型(CRE)材料试验机,对松弛的纱线进行预拉伸,根据强力-伸长曲线确定预加张力,从而确定弯曲伸长长度;
    c)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快速调湿方法;
    d) 试样裁取确定为200mm×200mm2块,各向的纱的抽取根数确定为20根。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 D1059-01“StandardTestMethodforYarnNumberBasedonShort-LengthSpecimens1.Scope,10procedure和11.Calculation条。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面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庆东、张宁、汪军、赵洁。
    本标准于2001年首次发布,2010年第一次修订。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机织物线密度的原理、仪器、试剂、制样、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棉、涤棉机织物线密度的测定。本部分不适用于针织物、纯化纤以及经割绒等工艺整理过的特殊织物。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344—2003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法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SN/T 1013-2001
  • 引用标准:
    GB/T 14344-2003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纺织品面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