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SN/T 5334.7-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7部分:转基因苜蓿
Protocol of digital PCR for quantitatively detec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nd their derived products—Part 7: Genetically modified alfalfa基本信息
- 标准号:SN/T 5334.7-2020
- 名称: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7部分:转基因苜蓿
- 英文名称:Protocol of digital PCR for quantitatively detec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nd their derived products—Part 7: Genetically modified alfalfa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20-12-30
- 实施日期:2021-07-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SN/T 5334— 2020《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 PCR 检测方法》分为 8 个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及定义;
——第 2 部分:转基因大豆;
——第 3 部分:转基因玉米;
——第 4 部分:转基因油菜;
——第 5 部分:转基因棉花;
——第 6 部分:转基因马铃薯;
——第 7 部分:转基因苜蓿;
——第 8 部分:转基因甜菜。
本部分为 SN/T 5334— 2020 的第 7 部分。
本文件按照 GB/T1.1— 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津、付伟、高东微、刘二龙、朱水芳、董洁、关丽军、谢力。 -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出口苜蓿中转基因品系特异性的数字 PCR(dPCR)定量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苜蓿种子和苜蓿草中转基因苜蓿 J101、J163、KK179 品系特异性成分的定量检测。
本文件的定量检测低限为 7.0 拷贝 /μL,定性检测低限为 1.4 拷贝 /μL。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 5334.1 转基因产品定量检测数字 PCR 方法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及定义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SN/T 1931.6-2009 进出口机织物检验规程 第6部分:麻及麻混纺机织物
- SN/T 0011.1-2015 国境卫生检疫标准编写基本规则 总则
- DB45/T 1704-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日本方头甲室内繁殖及野外释放防治松突圆蚧技术规程
- SN/T 2094-2008 进出口食品中α-硫丹和β-硫丹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法
- DB52/T 1228-2017 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 桐梓方竹笋
- DB15/T 2671—2022 内蒙古自治区羊草种子机械联合收获技术规程
- NY/T 3224-2018 畜禽屠宰术语
- SN/T 2968-2011 植物有害生物远程鉴定技术规范
- SN/T 3747-2013 杜鹃花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 SN 0145-1992 出口蔬菜及蔬菜制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检验方法
- SN/T 0376-1995 出口水产品检验抽样方法
- SN/T 3232-2012 进出口2,4-二氯氟苯检验方法
- SN/T 4097-2015 贝类派琴虫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 DB63/T 1418-2015 青海省高原鼢鼠监测技术规范
- SN/T 3412-2012 欧洲栗象检疫鉴定方法
- SN/T 0517-1995 出口干蛋品检验规程
- DB23/T 3254—2022 黑龙江省红松幼林间作龙牙楤木技术规程
- DB37/T 3414.7-2018 山东省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7部分:甜瓜黄斑病毒病
- SN/T 3532.3-2016 进出口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电子坐便器
- DB2308/T066-2020 佳木斯市大豆叶部主要病害化学杀菌剂减施增效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