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5758.5-2010 无损检测 工业X射线系统焦点特性 第5部分:小焦点和微焦点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尺寸的测量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Characteristics of focal spots in industrial X-ray systems for use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Part 5: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ive focal spot size of mini and micro focus X-ray tube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5758.5-2010
- 名称:无损检测 工业X射线系统焦点特性 第5部分:小焦点和微焦点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尺寸的测量方法
- 英文名称:Non-destructive testing - Characteristics of focal spots in industrial X-ray systems for use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Part 5: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ive focal spot size of mini and micro focus X-ray tube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0-12-23
- 实施日期:2011-10-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25758《无损检测 工业X射线系统焦点特性》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扫描方法;
———第2部分:针孔照相机射线照相方法;
———第3部分:狭缝照相机射线照相方法;
———第4部分:边缘方法;
———第5部分:小焦点和微焦点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尺寸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为GB/T25758的第5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EN12543-5:1999《无损检测 工业X射线系统焦点特性 第5部分:小焦点和微焦点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尺寸的测量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EN12543-5:1999。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欧洲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删除EN 标准的前言;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用GB/T1.1—2000规定的引导语代替EN 标准中的引导语。
本部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泰司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英华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诚友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威诚邦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用电气传感检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山东轻工业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孔凡琴、李博、章怡明、金宇飞、赵成、丁鸣华、李义彬、孙宝江。 - 适用范围:GB/T 25758的本部分规定了通过清晰边缘的X射线照片测量焦点尺寸的方法。本方法要求焦点尺寸在5 μm~300 μm之间,X射线管的管电压最高可达225 kV。
X射线图像的质量以及分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焦点的特性。焦点成像质量基于目标平面的二维辐射强度分布。
为了鉴定的目的,采用X射线照相技术。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575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9348.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 第1部分: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系统的分类1)(GB/T19348.1—2003,ISO11699-1:1998,IDT)
1) 该标准将在修订GB/T19348.1—2003的基础上发布(等同采用ISO11699-1:2008,与EN584-1:1994等效)。
GB/T25758.1 无损检测 工业X 射线系统焦点特性 第1部分:扫描方法(GB/T25758.1—2010,EN12543-1:1999,IDT)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GB/T 19348.1 GB/T 25758.1
- 采用标准:EN 12543-5:1999 无损检测 工业X射线系统焦点特性 第5部分:小焦点和微焦点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尺寸的测量方法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 上海威诚邦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泰司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英华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诚友实业有限公司 通用电气传感检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 山东轻工业学院
- 归口单位: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
- 主管部门: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35394-2017 无损检测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系统特性
- JB/T 6870-2005 携带式旋转磁场探伤仪 技术条件
- GB/Z 41476.1-2022 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 GB/T 29034-2012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指南
- GB/T 7920.11-2006 道路施工与养护设备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术语和商业规格
- GB/T 26099.3-2010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3部分:装配建模
- JB/T 11259-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多频涡流检测仪
- DB32/T 2635-2014 江苏省电梯维护保养规范
- 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 GB/T 7235-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
- GB/T 24635.1-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CMM) 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技术 第1部分:概要和计量特性
- GB/T 22394.2-2021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判读与诊断技术 第2部分:数据驱动的应用
- GB/T 29716.2-2018 机械振动与冲击 信号处理 第2部分:傅里叶变换分析的时域窗
- JB/T 10660-2006 无损检测 锻钢材料超声检测 连杆螺栓的检测
- GB/T 18851.5-2014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5部分:温度高于50℃的渗透检测
- GB/T 192-2003 普通螺纹 基本牙型
- GB/T 11348.2-1997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 第2部分:陆地安装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
- GB/T 13436-2008 扭转振动测量仪器技术要求
- GB/T 18778.3-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3部分: 用概率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
- GB/T 6075.1-1999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 第1部分: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