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9771.7-2012 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7部分: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s for telecommunication - Part 7: Characteristics of a bending loss insensitive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for the access network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9771.7-2012
- 名称: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7部分: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
- 英文名称:Single-mode optical fibres for telecommunication - Part 7: Characteristics of a bending loss insensitive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for the access network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2-06-29
- 实施日期:2012-10-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9771《通信用单模光纤》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2部分: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4部分: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6部分:宽波长段光传输用非零色散单模光纤特性;
———第7部分: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
本部分为GB/T9771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中光纤的几何、光学、传输特性参考了ITU-TG.657(2009)《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英文版)中G.657.A1、G.657.A2、G.657.B2和G.657.B3类光纤特性的规定,光纤的机械、环境性能参考了IEC60793-2-50:2008《光纤 第2-50部分:产品规范-B类单模光纤特性》(英文版)中B6类光纤的规定。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婧、陈永诗、罗杰、韩庆荣、雷非、沈一春、杨向荣、唐红炬。 - 适用范围:GB/T 9771的本部分规定了B6类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的几何、光学、传输特性和机械、环境性能的要求,并规定了光纤特性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通信光缆和其他信息传输设备中使用的B6类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972(所有部分)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IEC 60793-1 (allparts),Opticalfibres—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
GB/T18900—2000 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试验方法(ITU-TG.650:2000,NEQ)
ITU-TG.650.1 单模光纤光缆的具有线性和确定性特性的参数定义和试验方法(Definitionsand testmethodsforlinear,deterministicattributesofsingle-modefibreandcable)
ITU-TG.650.2(2007) 单模光纤光缆的具有统计和非线性特性的参数定义和试验方法(Definitionsandtestmethodsforstatisticalandnon-
linearrelatedattributesofsingle-modefibreandcable)
ITU-TG.657(2009) 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Characteristicsofa bendinglossinsensitivesinglemodeopticalfibreandcablefortheaccessnetwork)
IEC/TR61282-3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指南 第3部分:偏振模色散的计算(Fibreopticcommunicationsystemdesignguides—
Part3:Caculationofpolarizationmodedispersion)
IEC62048:2001 光纤可靠性的幂次率理论(Thepower-lawtheoryofopticalfibrereliability)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GB/T 15972(所有部分) GB/T 18900-2000 ITU-T G.650.1 ITU-T G.650.2(2007) ITU-T G.657(2009) IEC/TR 61282-3 IEC 62048:2001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 主管部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21645.6-2009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 第6部分:管理平面
- YD/T 2341.1-2011 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1部分:机械型
- T/CEMIA 017-2018 多模光纤预制棒用石英衬管和套管
- YD/T 1766-2008 光通信用光收发合一模块的可靠性实验失效判据
- GB/T 15972.34-2021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4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光纤翘曲
- YD/T 1258.4-2005 室内光缆系列 第四部分 多芯光缆
- YD/T 1643-2015 无线通信设备与助听器的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
- GB/T 21645.2-2010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 第2部分:术语和定义
- YD/T 1484.2-2016 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第2部分:GSM无线终端
- YD/T 1813.1-2018 通信用光纤放大器 泵浦激光器组件 第1部分:980nm 泵浦激光器组件
- YD/T 981.1-1998 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 第1部分:骨架式
- YD/T 2759-2014 10Gbit/s单纤双向光收发合一模块
- SJ/T 11116-1997 光纤预制棒总规范
- YD/T 1205-2010 城域光传送网波分复用(WDM)环网技术要求
- YD/T 1181.1-2015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 第1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
- YD/T 2905-2015 通信用40Gbit/s QSFP+光收发合一模块
- GB/T 15972.4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衰减
- YD/T 895-1997 SC/PC型单膜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
- GB/T 15972.42-2021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2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波长色散
- GB/T 38797-2020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安全测试方法 宽带客户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