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1297.12-2012 光学晶体消光比的测量方法

Test method for extinction ratio of optical crystal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1297.12-2012
  • 名称:
    光学晶体消光比的测量方法
  •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 for extinction ratio of optical crystal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2-12-31
  • 实施日期:
    2013-06-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1297.12—1989《电光晶体铌酸锂、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氘钾消光比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与GB/T11297.12—1989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对原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修改。原部分名称“电光晶体铌酸锂、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氘钾消光比的测量方法”改为“光学晶体消光比的测量方法”。本部分还将标准适用范围扩展到采用其他波长测量的单轴和等轴光学晶体;
    ———对原部分测量系统消光比指标进行了修改,原部分测量系统指标为100000∶1,需配备输出功率较高(P≥15mW)的氦氖激光器。现部分测量系统指标修订为50000∶1,采用输出功率大于2mW 的氦氖激光器;
    ———原部分消光比指标表示方法只有×××××∶1。本部分增加了分贝表示方法;
    ———本部分增加了将被测晶体置于正交偏光系统中时透射光强取最大值;
    ———本部分增加了测量系统应采用必要的光屏蔽措施的要求;
    ———本部分增加了测量环境条件要求;
    ———本部分增加了被测晶体两通光端面的粗糙度要求;
    ———本部分增加了测试系统的通光孔径为5mm 的规定,供、需双方还可根据样品尺寸协商确定通光孔径的大小;
    ———本部分增加了光束直径为被测样品直径的90%的规定,供、需双方还可根据样品尺寸协商确定光束直径的大小。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谢克诚、金中洪、杨洁、张晓梅。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297.12—1989。
  • 适用范围:
    GB/T 11297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波长为632.8 nm的光波沿单轴光学晶体光轴方向消光比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波长为632.8 nm、1 064 nm、830 nm、514 nm、488 nm、458 nm的光波对单轴和等轴光学晶体的消光比测量。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293—1989固体激光材料名词术语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11297.12-1989
  • 引用标准:
    GB/T 11293-1989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 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