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Z 39-2016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诊断
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acute 1,2-dichloroethane poisoning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Z 39-2016
- 名称: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诊断
- 英文名称: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acute 1,2-dichloroethane poisoning
- 状态:现行
- 类型:暂无
- 性质:强制性
- 发布日期:2016-08-23
- 实施日期:2017-02-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暂无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的第6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 39-2002《职业性急性 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与GBZ 39-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诊断分级标准由轻度、重度中毒两级改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中毒三级;
——诊断分级中删除了肝、肾损害指标;
——诊断分级中增加了颅脑影像学指标;
——明确了接触反应的观察时间。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嘉斌、刘移民、彭建明、孙道远、陈建宇、李来玉、夏丽华、王艳艳、江嘉欣、郞丽、张莹、杨志前、刘志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1506-1989;
——GBZ 39-2002。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接触1,2—二氯乙烷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亚急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可参照使用。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Z 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院)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广东省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
相关人员
- 起草人:陈嘉斌 刘移民 彭建明 孙道远 陈建宇 李来玉 夏丽华 王艳艳 江嘉欣 郞丽 张莹 杨志前 刘志东
关联标准
- MT/T 1174-2019 煤层瓦斯风化带确定方法
- DB11/T 1322.23-2017 北京市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3部分:建材企业
- DB11/T 1322.10-2017 北京市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0部分:木材加工企业
- GB 11508-1989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GBZ/T 300.23-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23部分:锶及其化合物
- GB/T 31147-2014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 GB 18071.6-2012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6部分:硫化碱制造业
-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
- GBZ(卫生) 97-2017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
- DB32/T 4187-2021 江苏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 DB64/T 1175-2016 宁夏回族自治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与职业病 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程
- GBZ 113-2006 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
- GBZ(卫生) 11-2014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
- SY/T 6430-2010 浅海石油起重船舶吊装作业安全规程
- GBZ 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
- GB/T 15259-1994 矿山安全术语
- DB13/T 2969-2019 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划分与评定
- SY/T 5742-2007 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 MH/T 7019-2013 民用航空人员体检鉴定场所和设施设备配备规范
- DB50/T 867.22-2021 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2部分: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