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HJ 1012-2018 环境空气和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Ambient air and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hydrocarbons, methane and nonmethane hydrocarbons portable total monitoring instrument基本信息
- 标准号:HJ 1012-2018
- 名称:环境空气和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英文名称:Ambient air and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hydrocarbons, methane and nonmethane hydrocarbons portable total monitoring instrument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8-12-29
- 实施日期:2019-07-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暂无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的性能、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的主要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8年12月2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的设计、生产和检测。
针对应用于不同场合的仪器,规定了相应仪器的检测范围。用于环境空气及环境空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仪器本标准称为Ⅰ型仪器,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仪器本标准称为Ⅱ型仪器。 - 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 38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 168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 604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HJ 1150-2020 水质 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DB63/T 1872-2020 青海省牧草 汞和砷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 HJ 61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制药建设项目
- HJ T73-2001 水质 丙烯晴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 621—2011 水质 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 692-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T66-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 1042-2019 环境空气和废气 三甲胺的测定 溶液吸收-顶空/气相色谱法
- HJ 906-2017 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HJ T433—200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
- HJ 521-2009 废水排放规律代码(试行)
- HJ 1148-2020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项目竣工辐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 HJ/T 196-2005 水质 凯氏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 JT/T 643-2005 公路环境保护术语
- HJ 9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HJ 802-2016 土壤 电导率的测定 电极法
- DB12/T 725-2017 天津市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技术规范
- HJ 2020-2012 袋式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 HJ 1098-2020 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
- HJ/T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