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HJ 442.1-2020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 总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ffshor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art 1 general rule基本信息
- 标准号:HJ 442.1-2020
- 名称: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 总则
-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ffshor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art 1 general rule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20-12-26
- 实施日期:2021-03-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暂无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规范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可比性和代表性,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8 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后标准由下列十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
第三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监测
第四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监测
第五部分近岸海域生物质量监测
第六部分近岸海域生物监测
第七部分入海河流监测
第八部分直排海污染源及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监测
第九部分近岸海域应急与专题监测
第十部分评价及报告
本标准作为修订后标准的第一部分,针对监测实施方案编制、监测用船及安全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基本要求,主要修订以下几方面内容:
——修订了监测实施方案编制,包括监测内容和频次、分析方法选择、质量管理等;
——增加了采用小船进行浅水区域采样及人员安全相关内容;
——增加了样品编码、样品交接、分析测试自控等内容。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 442-2008)废止。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0 年12 月16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1年03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实施方案编制、海上监测用船及安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包括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入海河流、直排海污染源及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突发环境事件和专题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入海河流、直排海污染源及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突发环境事件和专题监测方案制定、工作准备、监测用船及安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暂无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HJ 77.4-2008 土壤和沉积物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HJ/T 65-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T 267-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电凝聚处理设备
- HJ 1198—2021 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
- HJ 2035-201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 HJ/T 73-2001 水质 丙烯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J1078-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T 185-2006 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
- HJ 1190-2021 水质 灭菌生物指示物(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的鉴定 生物学检测法
- HJ 2300-2018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
- HJ/T 13-1996 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
- HJ762-2015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HJ/T 234-200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金属焊割气
- HJ 1016-2019 水质 致突变性的鉴别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法
- HJ749-2015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DB23/T 1303.2-2008 黑龙江省企业信用评级规范 第2部分: 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及方法
- HJ 544-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 HJ 502-2009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溴化容量法
- HJ 949-2018 民用建筑环境空气颗粒物 (PM 2.5 )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
- HJ/ T64.2-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