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 2961-2006 苯胺
Aniline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 2961-2006
- 名称:苯胺
- 英文名称:Aniline
- 状态:废止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强制性
- 发布日期:2006-08-24
- 实施日期:2007-04-01
- 废止日期:2014-12-01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 CCS分类:【 】、【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第3章、第7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4102-1995《苯胺类》(日文版)。
本标准与本标准第3章、第7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K 4102-1995的主要差异:
——增加了结晶点的测定;
——取消了苯酚含量、其他成分总和及不挥发指标;
——色谱柱由填充柱改为毛细管柱。
本标准代替GB 2961-1990《苯胺》。本标准与GB 2961-19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苯胺含量由化学法修改为汽相色谱法;
——增加了苯胺中低沸物、高沸物含量的测定和指标;
——硝基本含量由极谱法修改为汽相色谱法;
——提高了各等级纯度指标;
——干品凝固点规范为干品结晶点并列为型式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南京浦津化工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季浩、张贵、单翘伦、纪莉、刘玉莲。
本标准于1966年首次发布为化工部颁标准HG 2-237-1966,于1982年第一次修订调整为国家标准GB 2961-1982;1990年第二次修订为GB 2961-1990。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苯胺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苯胺产品的质量检验,该产品主要用于染料中间体、农药、医药、橡胶助剂及其他有机合成原料。
结构式:
NH2|
分子式:C6H7N
相对分子质量:93.13(按200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 引用标准: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385 染料中间体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
GB/T 2386-2006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 水分的测定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 9722-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 13690-1992 化学危险品分类与标志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 2961-1990
- 引用标准:GB 190-1990 GB/T 1250-1989 GB/T 2385 GB/T 2386-2006 GB/T 6678-2003 GB/T 6682 GB/T 9722-2006 GB 13690-1992
- 采用标准:JIS K4109:1995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归口单位: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
- 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 南京浦津化工有限公司等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HG/T 4709-2014 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
- HG/T 2816-1996 工业环己胺
- GB/T 15336-1994 邻苯二甲酸酐
- DB44/T 1354-2014 广东省汽车香品
- ZB G 17005-1987 二苯醚
- GB/T 36899-2018 荧光增白剂 泛黄点的测定
- HG/T 5535-2019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
- HG/T 4250-2011 酸性深黄NM-RL(C.I.酸性黄220)
- HG/T 5474-2018 C.I.反应黄175
- GB/T 1713-1989 颜料密度的测定 比重瓶法
- SH/T 1754-2006 工业用仲丁醇纯度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HG/T 4167-2010 酸性黄NM-5RL(C.I.酸性黄59)
- SH/T 1783-2016 工业用异戊二烯中微量炔烃和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GB/T 36565-2018 煤基费托合成 石脑油
- HG/T 2748-2005 直接红 B
- GB/T 4467-2006 染料 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测定
- HG/T 5136-2016 荧光增白剂OB-2
- GB/T 2384-2021 染料中间体 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 HG/T 2074-2011 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
- HG/T 4420-2012 C.I.酸性红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