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 1103-2007 棉花 细绒棉

Cotton - Upland cotton
基本信息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4.9.2、4.9.3、4.9.4条款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本标准与GB 1103-1999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重新修订了“主体品级、准重、公定重量、危害性杂物”的定义。
    ——增加了“异性纤维、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色特征级”的定义。
    ——明确将成包棉的抽样及检验分为“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情况。
    ——明确棉花长度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或大容量快速棉纤维测试仪检验。HVI检验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根据HVI测定的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结果定值。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时,应经常采用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进行校准。
    ——将马克隆值级由三级修订为三级五档。
    ——增加了成包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内容。明确了棉花加工单位对成包棉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的抽样、检验方法和质量标识的要求。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可由交易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
    ——增加了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的分档内容。
    ——明确了本标准所涉及的断裂比强度均采用3.2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的校准水平。
    ——增加了成包皮棉逐包检验的抽样方法、数量和检验顺序。
    ——明确了逐包检验的成包皮棉在加工后先行顺序堆放,取得检验结果后,棉花加工单位可按检验结果和买方需求组批销售。
    ——取消了“七级以下为级外棉”的规定。
    ——取消了“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mm,按27毫米级计”的限制。
    ——增加了“32毫米”长度级。
    ——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由10.5%改为10.0%。
    ——明确了皮棉成包时可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测定回潮率。
    ——明确了采用“逐包检验”的棉花的杂质检验,按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作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花的含杂率。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永政、于小新、熊宗伟、王丹涛、刘孝峰、康玉国、程隆。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103-1972、GB 1103-1999。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细绒棉的质量要求、分级规定、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证书、包装及标志、储存与运输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收购、加工、贸易、仓储和使用的细绒棉。
  • 引用标准:
    GB/T 6102.1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 烘箱法
    GB/T 6102.2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 电测器法
    GB/T 6498 棉纤维“马克隆值”试验方法
    GB/T 6499 原棉含杂率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3786 棉花分级室的模拟昼光照明
    GB/T 19617 棉花长度试验方法 手扯尺量法
    GB/T 20392 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 1103-1999
  • 引用标准:
    GB/T 6102.1 GB/T 6102.2 GB/T 6498 GB/T 6499 GB/T 8170 GB/T 13786 GB/T 19617 GB/T 20392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中国棉花协会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中国纤维检验局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 归口单位:
    中国纤维检验局
  • 主管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