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 17378.2-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 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onitoring - Part 2:Data process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analysi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 17378.2-2007
- 名称: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 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 英文名称: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onitoring - Part 2:Data process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analysi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强制性
- 发布日期:2007-10-18
- 实施日期:2008-05-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7378《海洋监测规范》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第4部分:海水分析;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本部分为GB17378的第2部分,代替GB17378.2-1998《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本部分与GB17378.2-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有关规定修改为一般规定(1998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4章);
---修订和完善了标准空白的定义(1998年版的3.6;本版的3.4);
---重新给出了方法灵敏度的定义(1998年版的3.11;本版的3.9);
---修订了检出限、测定下限的概念,更明确了这两个概念的概率意义(1998年版的3.12,1.13;本版的3.10,3.11);
---在精密度的定义中,补充说明了其常用的度量方式(1998年版的3.17;本版的3.13);
---给出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更确切的定义(1998年版的3.29,3.30;本版的3.25,3.26);
---增加了量值的定义,对不准确的有效数字定义进行了修订(1998年版的5.1.1;本版的5.1.1);
---统一规定了含有多个只起定位作用0的有效数字的指数形式表示(见5.1.1);
---近似计算规则改为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998年版的5.1.3;本版的5.1.3);
---明确了异常值和可疑数据之间的关系(1998年版的5.2;本版的5.2);
---修改了狋检验法判定准则中,原双侧检验适用条件的笔误(1998 年版的5.3.1.1;本版的5.3.1.1);
---修改了检出限的估算方法,增加了空白标准差测定法(见A.2)。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于涛、张春明、马永安、徐恒振、韩庚辰、关道明、王健国、陈邦龙、李乃兰、徐维龙。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7378.2-1998。 - 适用范围:GB 17378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洋监测数据处理常用术语及符号,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两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分析方法验证,内控样的配制与应用,分析质量控制图绘制等。
本部分适用于海洋环境监测中海水分析、沉积物分析、生物体分析、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的数据处理及实验室内部分析质量控制。海洋大气、污染物入海通量调查、海洋倾废和疏浚物调查等也可参照使用。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7378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17378.5-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6-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 17378.2-1998
- 引用标准:GB 8170 GB 17378.5-2007 GB 17378.6-2007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283) 全国海洋标准技术委员会(SAC/TC
- 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主管部门:自然资源部(海洋)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QX/T 516—2019 气象数据集说明文档格式
- QX/T 619—2021 农业气象和生态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 GB/T 33702-2017 光电式日照传感器
- DB22/T 3143-2020 吉林省东北冷涡活动强度监测规范
- QX/T 66-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
- DB1302/T 542-2021 唐山市海参养殖气象服务规范
- GB/T 9852.1-1988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档案标准 整理规则
- DB52/T 1182-2017 贵州省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
- DB15/T 1008-2016 内蒙古自治区霜冻灾害等级
- QX/T 546—2020 空间高能粒子辐射效应术语
- QX/T 540—2020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陆地水体面积变化监测技术导则
- QX/T 243-2014 风电场风速预报准确率评判方法
- QX/T 233-2014 气象数据库存储管理命名
- DB50/T 589-2015 重庆市水文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 QX/T 414-2018 公路交通高影响天气预警等级
- DB34/T 1961-2013 安徽省小麦气象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 HY/T 0285-2020 海况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 MH/T 4016.7-2008 民用航空气象 第7部分:气候资料整编与分析
- DB13/T 1494-2017 河北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等级和预报
- DB52/T 1513-2020 贵州省高速公路交通自动气象站(点)建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