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076-2007 切削刀具用可转位刀片型号表示规则

Indexable inserts for cutting tools - Designation
基本信息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832:2004《切削刀具用可转位刀片型号表示规则》。
    本标准根据ISO1832:2004重新起草,并纳入了ISO1832TechnicalCorrigendum12005《切削刀具用可转位刀片型号表示规则 技术勘误1》。
    本标准与ISO1832:2004相比,有如下技术性差异:
    a) 修改了第3章第4段ISO/TC29关于刀片断屑槽形式和宽度表示代号的规定;
    b) 表1中增加了不等边不等角六边形刀片的表示代号---F;
    c) 4.3.2 及表4中增加了F型规格的要求;
    d) 表5中增加了3种V 型刀片的规格:12.7mm、15.875mm、19.05mm;
    e) 表10中双倒棱刀刃的代号由K改为Q。
    本标准代替GB/T2076-1987《切削刀具用可转位刀片型号表示规则》。
    本标准与GB/T2076-1987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适用范围扩大,原国家标准仅适用于硬质合金和陶瓷可转位刀片,修订后的国家标准不仅适用于硬质合金和陶瓷可转位刀片,还适用于镶有立方氮化硼及聚晶金刚石的刀片;
    ---增加了镶片式切削刀片的型号表示规则;
    ---增加了圆形刀片犱值的允许偏差要求;
    ---对菱形刀片的U 级允许偏差不再做规定;
    ---增加了不等边刀片和圆形刀片的刀片边长的代号规定;
    ---对圆形刀片的刀尖转角形状或刀尖圆弧半径代号的规定由原00改为MO;
    ---在原国标基础上增加了两种刀片切削刃截面形状的代号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莹、邓秋元、杨建国、李竞荣、陈东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076-1980、GB/T2076-1987。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削刀具用硬质合金或其他切削材料的可转位刀片的型号表示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刀具用硬质合金或其他切削材料的可转位刀片,还适用于镶有立方氮化硼及聚晶金刚石的刀片。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075 切削加工用硬切削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大组和用途小组的分类代号
    GB/T12204 金属切削 基本术语(ISO3002-1:1982,NEQ)
    ISO3002-1:1982/AMD.1:1992 切削和磨削加工的基本参数 第1部分:切削刀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参数通用术语、基准坐标系、刀具和工作角度、断屑槽 修改1
    ISO16462 镶片式或整体立方氮化硼刀片尺寸及类型
    ISO16463 镶片式聚晶金刚石刀片尺寸及类型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2076-1987
  • 引用标准:
    GB/T 2075 GB/T 12204 ISO 3002-1:1982/AMD.1:1992 ISO 16462 ISO 16463
  • 采用标准:
    ISO 1832:2004 无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提出部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主管部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起草单位: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