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1451.4-2008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 第4部分: 常压罐中的温度测量

Petroleum and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 - Measurement of level and temperature in storage tanks by automatic methods - Part 4: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in atmospheric tanks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1451.4-2008
  • 名称: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 第4部分: 常压罐中的温度测量
  • 英文名称:
    Petroleum and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 - Measurement of level and temperature in storage tanks by automatic methods - Part 4: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in atmospheric tanks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08-02-13
  • 实施日期:
    2008-09-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GB/T21451《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常压罐中的液位测量;
    ---第2部分:油船舱中的液位测量;
    ---第3部分:带压罐中的液位测量;
    ---第4部分:常压罐中的温度测量;
    ---第5部分:油船舱中的温度测量;
    ---第6部分:带压罐中的温度测量。
    本部分为GB/T21451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42664:2002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
    第4部分:常压罐中的温度测量》(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42664:2002重新起草。
    为便于实际使用,对ISO42664:2002 进行了如下修改: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ISO4268:2000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手工法改为GB/T8927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 手工法;
    ---去掉6.2中的(1000桶);
    ---将标准中的贸易/保管交接计量改为交接计量;
    ---去掉标准中不确定度数值前的±;
    ---考虑到汉语习惯和语言简练,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厂。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美航自控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魏进祥、关鸿权、董海风、刘家彬。
    本部分为首次制定。
  •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在交接计量中使用的自动式油罐温度计(ATT)的选型、准确度、安装调试、校准和校验方法,适用于常压储罐中雷德蒸气压小于100 kPa的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温度测量。
    本部分不适用于洞穴或冷冻储罐内的温度测量。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8927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 手工法(GB/T8927-2008,ISO4268:2000,MOD)
    ISO4266-1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第1部分:常压罐中的液位测量1)ISO4266-1 即将转化为国家标准,转化后可直接引用。
    ISO1998(所有部分) 石油工业---术语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
    GB/T 8927 ISO 4266-1 ISO 1998(所有部分)
  • 采用标准:
    ISO 4266-4:2002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第4部分:常压罐中的温度测量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石化分公司炼油厂
  • 提出部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