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1650.1-2008 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1部分:压汞法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orosity of solid materials by mercury porosimetry and gas adsorption - Part 1: Mercury porosimetry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1650.1-2008
  • 名称:
    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1部分:压汞法
  • 英文名称: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orosity of solid materials by mercury porosimetry and gas adsorption - Part 1: Mercury porosimetry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08-04-16
  • 实施日期:
    2008-10-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GB/T21650《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分为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压汞法;
    ---第2部分:气体吸附法分析介孔和大孔;
    ---第3部分:气体吸附法分析微孔。
    本部分为GB/T2165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59011:2005《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1部分:压汞法》(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编辑性修改:
    ---将本国际标准改为:本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重新编排页码;
    ---删除国际标准中前言部分;
    ---将内容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删除7.5节中有证参比物质供应机构的通讯信息;
    ---修改了附录A 中图A.1、图A.2和图A.3坐标轴文字说明的位置。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筛网筛分和颗粒分检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素红、邹涛、朱庆山、黄文来、陈萦、高原。
  • 适用范围:
    本部分描述了根据Ritter和Drake[1][2]发展的压汞法来评价固体的孔径分布和孔中的比表面。它是一种可比较的方法。由于汞污染,本方法通常是破坏性的。测得的渗透到孔或空隙中汞的体积是与孔径相关的静压力的函数。本部分适用于研究大多数非润湿多孔材料。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650.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3723-1999,IDTISO3165:1976)
    ISO8213 工业用化学品 取样技术 从粉体到粗糙块体不同形状颗粒的固体化学品
    M0244/85 汞及其化合物,化学工业职业享受协会公告,信箱101480,D69004 海德堡,德国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
    GB/T 3723 ISO 8213 M 024 4/85
  • 采用标准:
    ISO 15901-1:2005 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评价材料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第1部分:压汞法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归口单位:
    全国筛网筛分和颗粒分检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