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5972.5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50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恒定湿热
Specifications for optical fibre test methods - Part 50: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 Damp heat(steady state)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5972.50-2008
- 名称: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50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恒定湿热
-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s for optical fibre test methods - Part 50: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 Damp heat(steady state)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08-04-10
- 实施日期:2008-11-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15972《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由若干部分组成,其预期结构及对应的国际标准和代替的国家标准为:
---第10部分~第19部分: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总则(对应IEC60793-1-10至IEC60793-1-19;代替GB/T15972.1-1998);
---第20 部分~ 第29 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对应IEC 60793-1-20 至IEC60793-1-29;代替GB/T15972.2-1998);
---第30 部分~ 第39 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对应IEC 60793-1-30 至IEC60793-1-39;代替GB/T15972.3-1998);
---第40部分~第49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对应IEC60793-1-40至IEC60793-1-49;代替GB/T15972.4-1998);
---第50 部分~ 第59 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对应IEC 60793-1-50 至IEC60793-1-59;代替GB/T15972.5-1998)。
其中GB/T15972.5×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50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恒定湿热;
---第51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干热;
---第52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温度循环;
---第53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浸水;
---第54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伽玛辐照。
本部分为GB/T15972的第50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标准IEC60793-1-50:2001《光纤 第150部分: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湿热(稳态)》(英文版)。本部分与IEC60793-1-50:2001主要差异如下:
---适用范围由A1a至A1d类光纤改为A 类光纤,B1至B4类光纤改为B类光纤;
---最小弯曲直径150mm 改为绕圈直径应大于150mm;
---在进行基准测量前应使试验箱和试样稳定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改为稳定在GB/T15972.10-2008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
---在试验前后要对光纤涂覆层平均剥离力进行测量改为对光纤涂覆层剥离力进行测量;
---纠正了某些不恰当的叙述。
为了便于使用,对IEC60793-1-50:2001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按照我国标准的编排格式和表述要求,对一些内容安排做了调整,删除第8章;
---IEC60793的本部分改为GB/T15972的本部分;
---对于IEC60793-1-50应用的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修改采用为我国标准的,GB/T15972.50引
用我国的这些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永诗、李海清、刘泽恒、程淑玲。
本部分为第一次修订,它与GB/T15972.5×其他部分一起代替GB/T15972.5-1998。 - 适用范围:GB/T 15972的本部分规定了评估光纤在给定环境中湿热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确定A1类多模光纤和B类单模光纤在实际应用、贮存和(或)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高温高湿度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能。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597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EC60068-2-78:2001)
GB/T15972.1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10部分: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总则(IEC60793-1-1:2002,Opticalfibres-Part1-1:Measurement methodsandtestprocedures-Generalandguidance,MOD)
GB/T15972.32-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2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涂覆层可剥性(IEC60793-1-32:2001,Opticalfibres-Part1-32: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Coatingstrippability,MOD)
GB/T15972.40-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IEC60793-1-40:2001,Opticalfibres-Part1-40: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Attenuation,MOD)
相关标准
- 部分代替标准:GB/T 15972.5-1998
- 引用标准:GB/T 2423.3-2006 GB/T 15972.10-2008 GB/T 15972.32-2008 GB/T 15972.40-2008
- 采用标准:IEC 60793-1-50:2001 光纤 第1-50部分: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湿热(稳态)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
- 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32385.1-2015 光纤预制棒 第1部分:总规范
- GB/T 39564.3-2020 光纤到户用多电信业务经营者共用型配线设施 第3部分:光缆分纤箱
- YD/T 2969.4-2019 100Gbit/s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DP-QPSK)光收发模块 第4部分:CFP2-DCO光模块
- GB/T 20186.2-2008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 1167-2001 STM-64分插复用(ADM)设备技术要求
- GB/T 7424.5-2012 光缆 第5部分:分规范 用于气吹安装的微型光缆和光纤单元
- YD/T 3842-2021 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测试方法
- GB/T 21645.5-2012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 第5部分:用户-网络接口(UNI)
- YD/T 2896.4-2016 智能光分配网络 接口技术要求 第4部分:网络管理系统与OSS的接口
- YD/T 1517-2006 IP智能终端设备测试方法——IP电话终端
- GB/T 24367.1-2009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节点设备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于SDH的ASON节点设备技术要求
- YD/T 2288.1-2011 小型化可热插拔模块(SFP)用光组件技术条件 第1部分:同轴连接型光发送组件(TOSA)
- T/CEMIA 008-2018 光纤预制棒用四氯化锗
- YD/T 1997.2-2015 通信用引入光缆 第2部分:圆形光缆
- GB/T 9771.2-2000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第2部分: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 YD/T 2795.3-2015 智能光分配网络 光配线设施 第3部分:智能光缆分纤箱
- GB/T 9771.1-2000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 GB/T 15972.41-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1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带宽
- YD/T 1022-2018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要求
- YD/T 1437-2006 数字配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