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5941-2008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Optical Fiber Cable Line System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5941-2008
- 名称: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 英文名称:Requirements for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Optical Fiber Cable Line System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08-04-10
- 实施日期:2008-11-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对应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G.707、G.957、G.691、G.693、G.841等相关建议,与其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在技术内容上一致,在编写格式和方法上不同,格式和方法采用我国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的4 比特率与帧结构和5 复用结构对应ITUT G.707 的6 基本复用原理和9 开销字节描述的部分技术内容,具体如下:
a) 本标准的4.1来自ITUT G.707的6.3 系列比特率;
b) 本标准的4.2.1来自ITUT G.707的6.2 基本帧结构和6.5 扰码;
c) 本标准的4.2.2~4.2.6来自ITUT G.707的9 开销字节描述;
d) 本标准的5.1.2来自ITUT G.707的6.1 复用结构。
本标准的8.2 光接口分类和8.3 光接口参数对应ITUT 建议G.957、G.691和G.693中有关光接口分类和参数定义的部分技术内容。
本标准的11 保护倒换要求对应ITUTG.841的6 应用考虑、7 SDH 路径保护和8 SDH子网连接保护的部分技术内容。
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还注意了与以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调统一:
a) GB/T7611-2001《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b) GB/T20185-2006《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
c) YDN027-1997《SDH 传输网技术要求---环形网》
d) YDN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e) YD/T900-1997《SDH 时钟技术要求---时钟》
f) YD/T1078-2000《SDH 传输网技术要求---网络保护结构间的互通》
g) YD/T1267-2003《基于SDH 传送网的同步网技术要求》
h) YD/T1289.2-2003《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i) YD/T1299-2004《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性能技术要求---抖动和漂移》
j) YD/T1300-2004《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性能技术要求---通道、复用段和再生段误码》
本标准代替GB/T15941-1995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本标准对GB/T15941-1995的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a) 根据我国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删除了GB/T15941-1995中的引言,并增加了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b) 在4 比特率与帧结构中,按照ITUT G.707增加了对STM256信号的相关规范,并更新和完善了部分SDH 开销字节的规范。
c) 对GB/T15941-1995的5 复用结构中有关映射方法的内容按照行业标准YD/T1017和YD/T1238进行了标准引用,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新标准的第6章映射方法。
d) 对GB/T15941-1995的6 系统组成的原有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作为新标准的第7章。
e) 在8 光接口规范中,主要是将接收机老化余度修改为对接收机灵敏度余度的规范,并对各级光接口的参数采用标准引用的方式。
f) 根据GB/T7611对9 电接口规范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完善。
g) 在10 同步定时要求中,对SDH 时钟定时性能要求采用标准引用的方式,参照行标YD/T900的相关规定;删除同步时钟来源和SDH 定时基准的转换两节,增加SDH 设备时钟的定时功能要求一节,具体内容采用标准引用的方式,参照行标YD/T1267相关章节的规定。
h) 根据行业标准YDN099、YDN027、YD/T1078 和ITU-T 建议G.841、G.806、G.783,对11 保护倒换要求的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增加了11.6 SDH 网络保护结构间的互通一节。
i) 根据行业标准YD/T1300和YD1299 完善了12 传输性能要求的技术内容,主要采用标准引用的方式。此外增加了关于误码指标的两个资料性附录:附录ASDH 维护和工程误码参考指标和附录B再生段的误码性能。
j) 删除了GB/T15941-1995中的13 光纤光缆种类及基本要求。
k) 将GB/T15941-1995的14 运行、管理和维护一章分为14 网管系统和15 辅助系统和环境条件两章,并在新的第14章中采用标准引用方式参照YD/T1289.2的相关规范。
l) 增加了一个资料性附录:附录C针对接收机灵敏度劣化量和余度的解释。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负责归口。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乐平、邓忠礼、李英灏、张海懿、李芳、胡昌军、张国颖。
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线路速率为155 520 kbit/s、622 080 kbit/s、2 488 320 kbit/s和9 953 280 kbit/s的SDH光缆线路系统的进网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的SDH光缆线路系统。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本标准发布之后进网的设备应当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 引用标准:GB/T7611-2001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GB/T20185-2006 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
YD/T900-1997 SDH 时钟技术要求---时钟
YD/T1017-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
YD/T1078-2000 SDH 传输网技术要求---网络保护结构间的互通
YD/T1238-2002 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YD/T1267-2003 基于SDH 传送网的同步网技术要求
YD/T1289.2-2003 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YD/T1299-2004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性能技术要求---抖动和漂移
YD/T1300-2004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性能技术要求---通道、复用段和再生段误码
YD/T1420-2005 基于2048kbit/s系列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技术要求
YD/T5095-2000 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YDN027-1997 SDH 传输网技术要求---环形网
YDN099-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ITU-T G.691:2003 单信道STM64、STM256及其他带有光放大器SDH 系统的光接口
ITU-T G.693:2003 局内系统的光接口
ITU-T G.703:2001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
ITU-T G.707:2003 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网络节点接口
ITU-T G.783:2000 SDH 设备功能块特性
ITU-T G.806:2000 传送设备特性---描述方法和通用功能
ITU-T G.826:2000 基群或基群速率以上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
ITU-T G.828:2000 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
ITU-T G.829:2002 SDH 复用段和再生段的差错性能事件
ITU-T G.831:2000 同步数字体系(SDH)的传送网管理能力
ITU-T G.841:1998 SDH 网络保护结构的类型和特性
ITU-T G.957: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
ITU-T M.2101:2000 国际多运营商环境下SDH 数字通道和复用段投入业务和维护的性能限值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T 15941-1995
- 采用标准:ITU-T G.707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非等效采用 NEQ) G.841等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非等效采用 NEQ)
相关部门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
-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YD/T 1939.1-2009 开放业务接入主程序接口(Parlay API)映射技术要求 第1部分: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映射
- YD/T 988-2007 通信光缆交换箱
- GY/T 306.1-2017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 YD/T 1477-2006 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 VPN)组网要求
- YD/T 988-2015 通信光缆交接箱
- YD/T 3843-2021 接入型光传送网(OTN)设备技术要求
- YD/T 3971-2021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Pv4-IPv6业务互通交换中心基础云平台技术要求
- GB/T 37083-2018 接入网技术要求 EPON系统互通性
- YD/T 2329.6-2011 分组电信数据网(PTDN)体系架构 第6部分:安全与服务质量
- YD/T 1453-2014 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边缘路由器
- YD/T 2618.3-2014 40Gb/s相位调制光收发合一模块技术条件 第3部分:相干接收和双极性相移键控调制
- YD/T 2700-2014 电信网和互联网安全防护基线配置要求及检测要求 数据库
- YD/T 3842-2021 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测试方法
- YD/T 3899-2021 延迟容忍网络 LTP协议技术要求
- YD/T 3287.3-2018 智能光分配网络 接口测试方法 第3部分:智能管理终端与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
- SJ/T 11317-2005 家庭网络设备描述文件规范
- GB/T 26244-2010 信息技术 组管理协议
- YD/T 2001.1-2009 用于光纤系统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第1部分:基本特性和额定值
- YD/T 1155-2011 通信用“8”字型自承式室外光缆
- GB/T 14400-1993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平衡类规程 交换环境中数据链路层地址的决定/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