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1709.18-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8部分:口唇针
Standardized manipula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Part 18: Oral and lip acupuncture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1709.18-2009
- 名称: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8部分:口唇针
- 英文名称:Standardized manipula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Part 18: Oral and lip acupuncture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09-02-06
- 实施日期:2009-08-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217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艾灸;
———第2部分:头针;
———第3部分:耳针;
———第4部分:三棱针;
———第5部分:拔罐;
———第6部分:穴位注射;
———第7部分:皮肤针;
———第8部分:皮内针;
———第9部分:穴位敷贴;
———第10部分:穴位埋线;
———第11部分:电针;
———第12部分:火针;
———第13部分:芒针;
———第14部分:!针;
———第15部分:眼针;
———第16部分:腹针;
———第17部分:鼻针;
———第18部分:口唇针;
———第19部分:腕踝针;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
本部分为GB/T21709的第18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余曙光、唐勇、罗玲、曾芳、尹海燕、袁成凯、王静。 - 适用范围: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口唇针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口唇针疗法技术操作。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提出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归口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 起草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 11504-1989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SN/T 4276-2015 国境口岸鼠疫耶尔森菌荧光PCR检测方法
- GB 8282-2000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DB52/T 1664-2022 贵州省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规范
- DB45/T2116-2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发旺技术规范
- DB22/T 3116-2020 吉林省儿童癫痫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 WS 375.21-2016 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第21部分:脑卒中病人管理
- SN/T 2778-2011 入出境虫媒传染病受染船舶卫生处理规程
- WS/T 86-1996 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GB 3233-198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SN/T 3567.2-2015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2部分:霍乱弧菌
- SN/T 1439-2004 国境口岸埃博拉出血热检验规程
- SN/T 5296-2021 口岸负压隔离留验设施建设及配置指南
- GB/T 21709.11-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1部分:电针
- YBB 0032-2002 硼硅玻璃安瓿(试行)(附起草说明)
- GB/T 26341-2010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 SN/T 4975.2-2017 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2部分:流行病学调查
- WS 363.6-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 第6部分:主诉与症状
- SN/T 4857-2017 国境口岸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04:H4检验方法
- DB22/T 2855-2017 吉林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及护理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