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3732-2009 中国标准文本编码

China standard text code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3732-2009
  • 名称:
    中国标准文本编码
  • 英文名称:
    China standard text code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09-05-06
  • 实施日期:
    2009-11-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根据ISO/FDIS21047《信息与文献 国际标准文本编码(ISTC)》的技术内容制定,对ISO/FDIS21047主要做了以下修改(包括编辑性修改):
    ---删除术语3.12注册授权机构和3.13注册办理机构;
    ---删除附录B2ISTC 注册授权机构和附录B3ISTC 注册办理机构;
    ---根据GB/T20000.2-2001中规定,将国际标准前言改为中国标准前言;
    ---增加引言。在引言中对制定本标准的意义、作用进行说明;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从国际标准改为对应的国家标准,并根据中国境内ISTC 注册管理的需要增加有关内容,如:GB11643 公民身份号码和GB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增加术语3.12国际ISTC 机构和3.13中国ISTC 机构;
    ---增加附录B.2中国ISTC 机构;
    ---在附录A.1.1中规定中国标准文本作品编码的注册者需根据中国ISTC 机构的要求提交公
    民身份号码或组织机构代码,以备查验;
    ---在正文及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国际标准,凡已有国家标准的则代之以国家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图书音像资料馆、北京创源编码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正华、邵科、刘植婷、袁力、武国卫、武金鑫、王亚平、石村、季弘、白阳。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标准文本编码的结构、分配和使用原则、相关元数据和管理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由词语组合构成的抽象的智力或艺术创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文本作品的任何物理产品,包括各种印刷型出版物或基于作品内容的电子格式。如打印的文章、电子书等。文本作品的内容表达和载体表现应分属于不同的编码标识系统。
    中国标准文本编码与其他标准编码标识系统之间的关系将在附录E中详细说明。
    注册中国标准文本编码与版权登记不具有同一性,自然也不成为文本作品知识产权的法律凭证。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880.2 语种名称代码 第2部分:3字母代码(GB/T4880.2-2000,idtISO639-2:1998)
    GB11643 公民身份号码
    GB11714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17710 数据处理 校验码系统(GB/T17710-1999,idtISO7064:1983)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
    GB/T 4880.2 GB 11643 GB 11714 GB/T 17710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大学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等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提出部门: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