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2706.1-2008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Power 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from 1kV (Um=1.2kV) up to 35kV (Um=40.5kV) - Part 1: Cables for rated voltage of 1kV (Um=1.2kV) and 3kV (Um=3.6kV)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2706.1-2008
- 名称: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 英文名称:Power 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from 1kV (Um=1.2kV) up to 35kV (Um=40.5kV) - Part 1: Cables for rated voltage of 1kV (Um=1.2kV) and 3kV (Um=3.6kV)
- 状态:废止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08-12-31
- 实施日期:2009-11-01
- 废止日期:2020-10-01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127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分
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
———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缆附件试验要求。
本部分为GB/T12706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0502-1:2004《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Um=36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 =1.2kV)和3kV(Um =3.6kV)电缆》第2版(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EC60502-1:2004重新起草。其章条编号与IEC60502-1:2004相比,除增加了第20章和附录D 外,其余完全一致。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EC60502-1:2004时,本部分做了一些修改。有关的技术性差异已编入
正文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主要的技术性差异和解释如下:
———为明确电缆用铜带材料的要求,增加了铜带材料要求内容(本版9.2.3)和相应的引用标准GB/T11091—2005《电缆用铜带》(本版第2章);
———为明确电缆用铠装钢带材料的要求,增加了铠装钢带材料要求内容(本版12.2)和相应的引用标准YB/T024—2008《铠装电缆用钢带》(本版第2章);
———为保证挤包隔离套和外护套的质量,增加了挤包隔离套火花试验要求(本版12.3.3)、外护套的火花试验要求(本版13.1)和相应的引用标准GB/T3048.10—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本版第2章);
———为完善国内对电力电缆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第20章“电缆产品的补充条款”及相应的附录D,
包括电缆型号、产品表示方法以及验收、包装、运输和安装等,并在本版第2章增加相应的引用标准GB/T 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6995.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5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和JB/T8137—1999(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
———增加了有一根小截面和两根小截面的五芯电缆成缆线芯假设直径计算公式(本版A.2.3),以满足国内对五芯电缆的技术要求。
为便于使用,在采用IEC60502-1:2004时,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引用标准修改为对应于IEC 标准的国家标准;
———删除了IEC60502?1:2004的前言和引言;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文字和表格的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如增加了表注和表格内容的序号。
本部分代替GB/T12706.1—20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本部分与GB/T12706.1—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了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品种(本版第1章);
———增加了外护套材料无卤混合料(ST8)代号及其最高导体运行温度(本版表4);
———增加了对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的绝缘的要求(本版6.1);
———增加了对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的内衬层和填充的要求(本版7.1.2);
———增加了铜带的技术要求(本版9.2.3);
———增加了钢带的技术要求(本版12.2);
———增加了对隔离套的火花试验要求(本版12.3.3);
———增加了对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的隔离套的要求(本版12.3.3);
———增加了对外护套的火花试验要求(本版13.1);
———增加了对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的外护套的要求(本版13.2);
———修改了对非金属护套厚度的要求(2002年版16.5.3;本版的16.5.3);
———增加了ST8 无卤护套混合料的机械性能试验(本版18.4);
———增加了ST8 无卤护套混合料的特殊性能试验(本版18.8,18.22);
———增加了ST8 无卤护套电缆成束燃烧试验(本版18.14.2);
———增加了ST8 无卤护套电缆的烟发散试验、酸气含量、pH 值和电导率试验、氟含量试验和毒性指数试验(本版18.14.3,18.14.4,18.14.5,18.14.6,18.14.7);
———增加了ST8 无卤护套的附加机械性能试验(本版18.21);
———修改了电缆安装后电气试验的要求(2002年版第19章;本版的第19章);
———修改了ST7 护套混合料的机械性能老化时间(2002年版表16;本版的表18);
———增加了ST8 无卤护套混合料的机械性能试验要求(本版表18);
———修改了ST7 护套混合料的高温压力试验温度(2002年版表18;本版的表20);
———增加了ST8 无卤护套混合料的特殊性能试验(本版表21);
———增加了无卤混合料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本版表23);
———增加了五芯电缆成缆线芯假设直径计算公式(本版A.2.3);
———删除了2002年版的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并将其内容归并到本版的附录D 中;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电缆产品的补充条款”(本版附录D);
———增加了第5种铜导体代号(本版D.1.2.1.1);
———删除了挡潮层聚乙烯护层代号(2002年版附录D);
———修改了非磁性金属带的规定(2002年版附录D,本版D.1.2.1.4);
———修改了内护层代号的规定(2002年版附录D,本版图D.1);
———增加了聚烯烃护套代号的规定(本版D.1.2.1);
———增加了阻燃电缆的产品表示方法(本版D.1.2.2.1);
———增加了中性线和保护线导体的标称截面规定(本版表D.2)。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昆明电缆有限公司、黑龙江沃尔德电缆有限公
司、广东电缆厂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威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普电缆有限公司、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建生、邓长胜、张举位、鲍文波、高伟红、范德发、黎驹、周雁、唐崇健、刘召见、张延华、梁国华、杨长龙。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2706.1—1991、GB/T12706.1—2002;
———GB12706.2—1991、GB12706.3—1991。 - 适用范围:GB/T 12706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于配电网或工业装置中,额定电压1 kV(Um=1.2 kV)和3 kV(Um=3.6 kV)固定安装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的结构、尺寸和试验要求。
本部分包括了阻燃、低烟和无卤型电缆。
本部分不包括用于特殊安装和运行条件的电缆,例如用于架空线路、采矿工业、核电厂(安全壳内及其附近),以及用于水下或船舶的电缆。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270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56—2007 标准电压(IEC60038:2002,MOD)
GB/T2951.1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
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2001,IDT)
GB/T2951.1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
法———热老化试验方法(IEC60811?1?2:1985,IDT)
GB/T2951.13—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3 部分:通用试验方
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IEC60811-1-3:2001,IDT)
GB/T2951.14—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
法———低温试验(IEC60811?1?4:1985,IDT)
GB/T2951.2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EC60811-2-1:2001,IDT)
GB/T2951.3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IEC60811-3-1:1985,IDT)
GB/T2951.3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IEC60811-3-2:1985,IDT)
GB/T2951.4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黑含量———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IEC60811-4-1:2004,IDT)
GB/T3048.10—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T 12706.1-2002
- 引用标准:GB/T 156-2007 GB/T 2951.11-2008 GB/T 2951.12-2008 GB/T 2951.13-2008 GB/T 2951.14-2008 GB/T 2951.21-2008 GB/T 2951.31-2008 GB/T 2951.32-2008 GB/T 2951.41-2008 GB/T 3048.10-2007 GB/T 3048.13-2007 GB/T 3956-2008 GB/T 6995.3-2008 GB/T 6995.5-2008 GB/T 11091-2005 GB/T 12706.2-2008 GB/T 16927.1-1997 GB/T 17650.1-1998 GB/T 17650.2-1998 GB/T 17651.2-1998 GB/T 18380.11-2008 GB/T 18380.12-2008 GB/T 18380.13-2008 GB/T 18380.35-2008 GB/T 19666-2005 JB/T 8137-1999(所有部分) JB/T 8996-1999 YB/T 024-2008 ISO 48:2007 IEC 60684-2:2003 IEC 60724:2000
- 采用标准:IEC 60502-1:2004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Um=36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提出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归口单位: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
- 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电缆有限公司等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 GB/T 2952.3-1989 电缆外护层 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 GB/T 17651.2-2021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第2部分:试验程序和要求
- MT 818.11-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2单元:煤矿用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铜芯固定敷设阻燃电力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GB/T 5441.7-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
- JB/T 10739-2007 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可分离连接器
- GB/T 18380.35-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C类
- GB/T 18380.1-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
- JB/T 4278.2-2011 橡皮塑料电线电缆试验仪器设备检定方法 第2部分:低温冲击试验装置
- JB/T 6464-20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绕包式直通接头
- JB/T 8310.2-2015 光缆连接器 第2部分:室外光缆连接器
- GB/T 5441.1-1985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总则
- JB/T 6756.8-2008 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检测方法 第8部分:CLY型成缆设备
- NB/T 31036-2012 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第3部分:扭转试验方法
- JB/T 6213.5-2006 电机绕组引接软电缆和软线 第5部分:耐氟利昂软线
- JB/T 5824.5-2008 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产品类别划分与代号 第5部分:盘具和模具
- GB 5023.6-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6部分: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
- GB/T 13033.2-2007 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 第2部分:终端
- TB/T 2476.2-2017 铁路信号电缆 第2部分:塑料护套铁路信号电缆
- JB/T 10436-2004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阻燃聚烯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