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4362-2009 地震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与标志
Public information graphical symbols and signs on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4362-2009
- 名称:地震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与标志
- 英文名称:Public information graphical symbols and signs on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09-09-30
- 实施日期:2010-01-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院、北京市地震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谢霄峰、张亮、黎益仕、杨国宾、芦长锁、林碧苍、李学良、芦艳艳。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与防震减灾有关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与标志。本标准适用于防震减灾相关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及相关环境,也适用于出版物及其他信息载体中尺寸大于10 mm×10 mm的图形标志。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10001.1-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3-2004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3部分:客运与货运
GB/T15566.1-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T20501(所有部分)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要素的设置原则与要求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GB 5768 GB/T 10001.1-2006 GB/T 10001.3-2004 GB/T 15566.1-2007 GB/T 20501(所有部分)
相关部门
- 提出部门:中国地震局
- 归口单位: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
- 主管部门: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
- 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DB/T 54-2013 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钻孔应变观测
- DB44/T 1848-2016 广东省重要建设工程强震动监测台阵技术规范
- SY 5481-1992 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 GB/T 19531.1-2004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1部分:测震
- TJ 32-1978 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试行)
- DB/T 39-2010 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 重力观测网
- GB/T 27933-2011 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初评估
- DB/T 65-2016 1:50 000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规范
- DB/T 16-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测震台站
- DL 5073-2000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 DB/T 41-2011 地震数据 元数据
- YB 9255-1995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 DB/T 82-2020 活动断层探察 野外地质调查
- DB/T 85—2021 地震监测台网编码规则
- SY 4063-1993 电气设施抗震鉴定技术标准
- DB11/ 215.3-2003 北京市市民卡规范 第3部分:终端规范
- DB/T 14-2018 原地应力测量水压致裂法和套芯解除法技术规范
- DB/T 79-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 DB15/T 1659-2019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梁桥抗震设计规范
- DB/T 29.1-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电观测仪 第1部分:直流地电阻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