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SN/T 2414.2-2010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2部分:物理危害
Classification of dangerous chemicals—Part 2:Physical hazards基本信息
- 标准号:SN/T 2414.2-2010
- 名称: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2部分:物理危害
- 英文名称:Classification of dangerous chemicals—Part 2:Physical hazards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0-01-10
- 实施日期:2010-07-16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暂无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本部分与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第二英文版,2007年,ST/SG/AC.10/30/Rev.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2007版的第2 章和附件1 中的内容保持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1.1-2000 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陶强、黄红花、万敏、何飞、冯真真。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试验中关于对可能对人类造成物理危害的物质或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可能造成物理危害化学品的分类。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采用标准: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第二英文版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第二英文版,2007年,ST/SG/AC.10/30/Rev.2) (非等效采用 NEQ) 2007年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第二英文版,2007年,ST/SG/AC.10/30/Rev.2) (非等效采用 NEQ) ST/SG/AC.10/30/Rev.2)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第二英文版,2007年,ST/SG/AC.10/30/Rev.2) (非等效采用 NEQ)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SN/T 1732.5-2014 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剂 第5部分:钛含量的测定
- SN/T 3785-2014 进出口纺织品中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测定
- SN/T 2240-2008 危险品加速贮存试验-热分析法 差热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
- SN/T 3500-2013 进出口食品安全生物学检测抽样规范
- SN/T 2471-2010 落叶松种子小蜂与黄连木种子小蜂检疫鉴定方法
- SN/T 4485-2016 进出口口腔清洁类产品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验方法
- SN/T 1732.1-2006 烟花爆竹用焰火药剂 第1部分:钡含量的测定
- SN/T 5397-2022 番石榴实蝇检疫辐照处理的最低吸收剂量
- SN/T 3250.1-2013 进出口纸质用品检验规程 第1部分:纸杯、盘及类似物
- SN/T 4184.4-2015 进出口纺织原料检验规程 第4部分:麻纤维
- SN/T 4805-2017 进出境实验猴隔离场建设规范
- SN/T 1031.7-2003 进出口粗氧化锑化学分析方法砷含量的测定
- SN/T 1151.3-2013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检疫技术规范
- SN/T 4637-2016 地中海白蜗牛检疫鉴定方法
- SN/T 3713-2013 涂料中含铬颜料的筛选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
- SN/T 3249.3-2012 仿真饰品 第3部分:锑、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 SN/T 3887-2014 国境口岸输入性蚊媒传染病卫生检疫监管规程
- SN/T 3872-2014 出口食品中四种致病菌检测方法 MALDI-TOF-MS法
- SN/T 4962-2017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清洗剂使用指南
- SN/T 2721-2010 进出口矿产品中砷和汞的检测方法 原子荧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