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5962-2010 高速条件下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eakage tendencies of automotive wheel bearing grease under accelerated conditions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5962-2010
  • 名称:
    高速条件下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
  • 英文名称: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eakage tendencies of automotive wheel bearing grease under accelerated conditions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1-01-10
  • 实施日期:
    2011-05-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4290-07《高速条件下汽车轮毂轴承漏失量测定法》。
    本标准删除了ASTM D4290-07的第5章和第14章,其他章条编号顺延。
    本标准与ASTM D4290-07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T686、GB1922、GB/T11121、GB/T11122、GB/T11117.2和行业标准HG/T2892,因在第7章中提出了对试剂的要求;
    ———清洗溶剂戊烯酮改为丙酮,因丙酮比戊烯酮便宜易得,使用丙酮完全可以达到清洗部件的目的;
    ———删除了ASTM D4290-07第5章“意义和用途”,其内容作为本标准的引言;
    ———按编写规定删除了ASTM D4290-07第14章“关键词”。
    本标准进行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ASTM D4290-07资料性附录X1.2的内容,附录X1.2的内容是图中尺寸单位换算表,本标准图中的尺寸已由英制单位换算为国际单位制单位;
    ———图中涉及到的英制单位换算为国际单位制单位。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产品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中其。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条件下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的漏失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规定条件下实验室评定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的漏失量。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686 化学试剂丙酮(GB/T686—2008,ISO6353-2:1983NEQ)
    GB1922 油漆及清洗用溶剂油
    GB/T11121 汽油机油
    GB/T11122 柴油机油
    GB/T11117.2 爆震试验参比燃料 参比燃料 正庚烷
    HG/T2892 化学试剂 异丙醇(HG/T2892—1997,neqISO6353-3:1987)
    美国抗磨轴承制造商协会标准19—1974(美国国家标准B.3.19—1975)(AFBMAStandard19-1974(ANSIB.3.19—1975))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
    GB/T 686 GB 1922 GB/T 11121 GB/T 11122 GB/T 11117.2 HG/T 2892 美国抗磨轴承制造商协会标准19-1974(美国国家标准B.3.19-1975)(AFBMA Standard 19 1974 (ANSI B.3.19—1975))
  • 采用标准:
    ASTM D4290-07 高速条件下汽车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1) 280/SC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产品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 主管部门:
    1) 280/SC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产品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 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