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6927.3-2010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3部分: 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
High-voltage test techniques - Part3: Definit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on-site testing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6927.3-2010
- 名称: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3部分: 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
- 英文名称:High-voltage test techniques - Part3: Definit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on-site testing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实施日期:2011-05-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部分是根据IEC60060-3:2006《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3部分:现场试验的定义和要求》进行制定的。本部分与IEC60060-3:2006的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
本部分与IEC60060-3:2006的主要差异:
———按GB/T1.1—2009的规定,对标准的语言表述和格式作了修改;
———适用的电压范围,由最高电压Um 大于1kV 的设备改为标称电压3kV 及以上的系统中的设备;
———在5.3.2中,根据中国标准,不推荐使用内部校准器,故删除了“内部或”;
———在6.4.3注2中,将“可能要求在额定电压下的测量电流高达0.5mA”改为“要求在额定电压下的测量电流尽可能地大,应不小于0.1mA”;
———在7.3.1和10.3.1中的注中出现“2±5%”,与上下文不符,改为“2±15%”;
———删除了8.6.2和9.6.2中的注“对于性能递降的绝缘或者非自恢复绝缘的试验推荐使用此程序”;
———分别将图1、图2中a)图中的“T1/T2=0.8/50μs”改为“T1/T2=0.8/40μs”。
本部分中各章、条的编排顺序与IEC60060-3:2006基本一致,大部分条文的内容与IEC60060-3:2006相同,不同之处在主要差异中已给予说明。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参加单位: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力研究院、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绝缘子避雷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北京华泰变压器有限公司、库柏耐吉(宁波)电气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电力研究院。
本部分负责起草人:杨迎建、王建生、雷民、崔东、王亭。
本部分参加人:田恩文、吴义华、潘瑾、尹盈盈、郑素梅、郭建贞、陈玉峰、蒲路、罗旭如、程正、许中、罗维、罗伟、刘成学、沈红、危鹏、吕金壮、蔡汉生。 - 适用范围:暂无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1.1—1997 高压输配电设备的绝缘配合(neqIEC60071-1:1993)
GB/T2900.19—1994 电工术语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neqIEC60071-1:1993)
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IEC60060-1:1989)
GB/T16927.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测量系统(eqvIEC60060-2:1994)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GB 311.1-1997 GB/T 2900.19-1994 GB/T 16927.1-1997 GB/T 16927.2-1997
- 采用标准:IEC 60060-3:2006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3部分: 现场试验的定义和要求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提出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起草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归口单位:全国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63)
- 主管部门:全国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63)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DL/T 1405.1-2015 智能变电站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第1部分:通信接口规范
- GB/Z 24845-2009 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 DL/T 890.452-2018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52部分:CIM稳态输电网络模型子集
- GB/T 37546-2019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 GB/T 19826-2014e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 NB/T 10284—2019 SPD智能监测装置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DL/T 5131-2015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 GB/T 26865.2-2011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
- NB/T 42165-2018 多端线路保护技术要求
- GB/T 36050-2018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基本规定
- DL/T 860.72-2013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2部分:基本信息和通信结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 DL/T 1080.3-2010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 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 第3部分:电网运行接口
- GB/T 31960.11-2016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检验规范
- NB/T 42085-2016 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
- GB/T 32518.1-2016 超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现场试验技术规范 第1部分:分级调节式
- DL/T 389-2010 县供电企业乡镇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范
- GB/T 14598.302-2016 弧光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 DL/T 1080.100-2018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 配电管理系统接口 第100部分: 实现框架
- DL/T 1907.1-2018 变电站视频监控图像质量评价 第1部分:技术要求
- DL/T 646-2006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