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5878-2010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 PCR法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for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5878-2010
- 名称: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 PCR法
- 英文名称: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for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1-01-10
- 实施日期:2011-06-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倢、杨冰、朱泽闻、宋晓玲、孙喜模、赵红萍、刘莉。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的原理、所需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对虾、环境生物、饵料生物和其他各种非生物样品中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定性检测。不适于对病毒量或感染活性的估测以及宿主感染程度的评估。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C/T7202.1—200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 第1部分:压片显微镜检查法
SC/T7202.2—200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 第2部分:PCR检测法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SC/T 7202.1-2007 SC/T 7202.2-2007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归口单位: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18448.9-2001 实验动物 肠道溶组织内阿米巴检测方法
- DB51/T 1710.5-2013 四川省大熊猫检疫技术—大熊猫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EIEC.O152)的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 DB65/T 2720-20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马鹿饲养管理规程
- DB63/T 920-2019 青海省绿色食品 藏羊生产技术规程
- DB37/T 1812-2011 山东省自然养猪法(发酵床)技术操作规程
- DB37/T 4003-2020 山东省中和试验和ELISA试验比对实验室评价标准
- DB13/T 2660-2018 河北省蛋种鸡本交笼养殖技术规程
- DB63/T1709-2018 青海省牦牛胚胎快速冷冻保存及解冻技术操作规程
- DB51/T 1115-2018 四川省奶牛主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 DB51/T 159.6-2018 四川省商品肉兔活体等级评定
- DB12/T 745-2017 天津市蛋鸡标准化规模场建设与管理规范
- DB45/T 753-2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检测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
- DB65/T 4203-20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绵羊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操作规程
- DB42/T 1589-2020 湖北省H7亚型禽流感病毒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
- GB/T 35806-2018 动物流感检测 H7N9亚型流感病毒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
- DB52/T 1531-2020 贵州省贵州黑山羊饲养技术规程
- DB37/T 3086-2017 山东省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技术
- DB50/T 573.5-2014 重庆市桑蚕种 第5部分:桑蚕种冷藏技术规程
- DB43/T 192-2003 湖南省蛋鸡饲养技术规程
- DB37/T 2665-2015 山东省奶牛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