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5878-2010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 PCR法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for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5878-2010
- 名称: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 PCR法
- 英文名称: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for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1-01-10
- 实施日期:2011-06-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倢、杨冰、朱泽闻、宋晓玲、孙喜模、赵红萍、刘莉。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的原理、所需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对虾、环境生物、饵料生物和其他各种非生物样品中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定性检测。不适于对病毒量或感染活性的估测以及宿主感染程度的评估。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C/T7202.1—200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 第1部分:压片显微镜检查法
SC/T7202.2—200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诊断规程 第2部分:PCR检测法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SC/T 7202.1-2007 SC/T 7202.2-2007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归口单位: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20014.10-2013 良好农业规范 第10部分: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 GB 14924.8-2001 实验动物 猴配合饲料
- SN/T 4827-2017 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检疫技术规范
- DB51/T 1297-2011 四川省山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 DB22/T 1059-2011 吉林省梅花鹿名词术语
- DB41/T 1719-2018 河南省河南斗鸡
- DB51/T 665-2007 四川省猪细小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
- DB15/T 642-2013 内蒙古自治区基于射频识别的肉牛育肥环节关键控制点追溯信息采集指南
- DB51/T 949-2018 四川省动物疫病采样技术规范
- DB4418/T 011-2020 清远市地理标志产品 清远乌鬃鹅
- DB23/T 1143-2007 黑龙江省紫貂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GB/T 27538-2011 动物流感检测 A型H1N1流感病毒中HA、NA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
- DB13/T 990-2008 河北省鸡场消毒技术规范
- DB50/T 919-2019 重庆市山羊羔哺乳期保育技术规程
- DB11/T 1462.5-2018 北京市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
- SN/T 4289-2015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 DB22/T 1025-2012 吉林省柞蚕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 DB34/T 3867-2021 安徽省皖北猪种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DB62/T 943-2002 甘肃省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 鸡蛋质量
- DB37/T 3128.2-2020 山东省Ⅰ群禽腺病毒感染诊断技术 第2部分: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感染PCR和荧光定量PCR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