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632.3-2010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viscosity of polymers in dilute solution using capillary viscometer - part3: Polyethylenes and polypropylenes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632.3-2010
  • 名称: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 英文名称: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viscosity of polymers in dilute solution using capillary viscometer - part3: Polyethylenes and polypropylenes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0-09-26
  • 实施日期:
    2011-08-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GB/T1632《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聚氯乙烯树脂;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第4部分:聚碳酸酯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5部分:热塑性均聚和共聚型聚酯(TP);
    ———第6部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本部分为GB/T1632的第3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628-3:2001《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的黏度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1628-3:2001重新起草。
    本部分与ISO1628-3:2001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8170(见2和8.2)
    ———增加了对溶剂过滤的要求(见4.1和5.11);
    ———增加了主要技术要求表,黏度计使用ISO3105中表B.4的0B型或表B.9的0aDIN 型乌氏黏度计(见5.1和表1);
    ———改变了高温乌氏黏度计的过滤方式(见图1);
    ———使用机械混合加热器具用于溶液的配制(见5.8和7.4.3);
    ———增加了溶液转移的操作步骤(见7.5.1);
    ———增加了如溶液不过滤,需在报告中说明的要求[见7.5.1和第9章f)]。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ISO1628-3:2001的前言;
    ———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对ISO1628-3:2001中引用的国际标准,用已被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
    本部分代替GB/T1841—1980《聚烯烃树脂稀溶液黏度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1841—1980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黏度计使用ISO3105:1994中表B.4的0B型或表B.9的0aDIN 型乌氏黏度计,增加了主要技术要求表(5.1和表1);
    ———溶液需过滤,使用高温乌氏黏度计(图1);
    ———使用机械混合加热器具用于溶液的配制(5.8和7.4.3);
    ———溶剂体积利用公式计算(7.4.1,7.4.3);
    ———增加了如溶液不过滤,需在报告中说明的要求[7.5.1和第9章f)]。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助剂二厂、无锡富坤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超先、王燕来、杨力、胡晶石、王治春、代丽斌。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41—1980。
  • 适用范围:
    GB/T 1632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稀溶液135 ℃时的比浓黏度(也称为黏数)和特性黏度测定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聚乙烯及聚丙烯材料。
    试样中存在的添加剂可能会对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果样品带有填料或其他添加剂,用本方法测定的黏度结果是不可靠的。
    注: 比浓黏度也称为施陶丁格函数(Jv),特性黏度也称为施陶丁格指数(Jg)。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3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632.1—2008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1 部分:通则
    (ISO1628-1:1998,IDT)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ISO3105:1994 玻璃毛细管运动黏度计的规格和操作规程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1841-1980
  • 引用标准:
    GB/T 1632.1-2008 GB/T 8170 ISO 3105:1994
  • 采用标准:
    ISO 1628-3:2001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的黏度 第3部分: 聚乙烯和聚丙烯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1) 15/SC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
  • 主管部门:
    1) 15/SC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
  • 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