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7618-2011 植物有害生物调查监测指南
Guidelines for surveillance of pest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7618-2011
- 名称:植物有害生物调查监测指南
- 英文名称:Guidelines for surveillance of pest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1-12-30
- 实施日期:2012-04-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6号标准(1998)《监测准则》。
本标准与ISPM 第6号标准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明确了涉及的重要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目录、批准、审查修正部分;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部分针对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缔约国提出的要求和内容条款进行了调整与删减。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宇、韦国余、朱建华、沈秋光、姚红梅、吕慧、陈磊、朱莉。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有害生物调查和监测的目的、方法、要求、记录保存及结果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这些信息可用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非疫区的建立和有害生物名单的制定。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5号标准 植物检疫术语表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5号标准 植物检疫术语表
- 采用标准:ISPM No.6:1998 监测准则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归口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 主管部门: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DB37/T 2879.1-2016 山东省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萝卜
- LY/T 2656-2016 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冷杉
- DB15/T 2062-2021 内蒙古自治区荞麦蜜蜂授粉技术规程
- DB13/T 2618-2017 河北省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 DB42/T 1422-2018 湖北省再生稻品种评价标准
- NY/T 1578-2007 草原蝗虫调查规范
- DB33/T 256-2017 浙江省莼菜生产技术规程
- SN/T 2729-2010 马铃薯炭疽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 DB23/T 2356—2019 黑龙江省树莓秋福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 SN/T 2374-2009 绿僵菌、白僵菌生物农药检验操作规程
- DB15/T 1625-2019 内蒙古自治区滑子菇栽培技术规程
- DB15/T 1991—2020 内蒙古自治区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双减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 DB62/T 2627-2015 甘肃省高原鼢鼠危害等级划分
- SN/T 2658-2010 出口牛蒡检验检疫规程
- DB64/T 1529-2017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规范
- DB37/T 2859-2016 山东省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
- DB46/T 562-2021 海南省油棕缺素症状形态诊断技术规程
- DB3201/T 1087—2022 南京市西瓜专用型育苗基质
- DB 5227/T051-2018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柑桔大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NY/T 3625-2020 稻曲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