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7615-2011 有害生物报告指南
Guidelines for pest relporting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7615-2011
- 名称:有害生物报告指南
- 英文名称:Guidelines for pest relporting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1-12-30
- 实施日期:2012-04-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17号标准(2002)《有害生物报告》。
本标准与ISPM 第17号标准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明确了涉及的重要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概要性说明;
———对报告的实施机构及应报告的有害生物种类作了规定;
———对针对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缔约国提出的要求和内容条款进行了删减。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省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祥、刘慧、韩世平、蔡聪、毛红燕、白小东、项宇、朱莉。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某一区域内植物上有害生物发生、突发和扩散的报告准则,并提供成功根除有害生物以及建立非疫区报告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省、市、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辖区内有害生物发生、突发、扩散以及成功根除有害生物和建立非疫区的报告。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4号标准 建立非疫区的要求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5号标准 植物检疫术语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6号标准 监视准则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8号标准 某一地区有害生物状况的确定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9号标准 有害生物根除计划准则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13号标准 违规和紧急行动通知准则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4号标准 建立非疫区的要求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5号标准 植物检疫术语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6号标准 监视准则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8号标准 某一地区有害生物状况的确定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9号标准 有害生物根除计划准则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13号标准 违规和紧急行动通知准则
- 采用标准:ISPM No.17:2002 有害生物报告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河南省植保植检站
- 归口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 主管部门: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SN/T 5458-2022 车前叶蓝蓟检疫鉴定方法
- DB41/T 1061-2015 河南省豫南稻麦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 NY/T 1961-2010 粮食作物名词术语
- DB15/T 2184—2021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沙化数据汇集规范
- GB/Z 26575-2011 草莓生产技术规范
- DB64/T 1070-2015 宁夏回族自治区枣瘿蚊防治技术规程
- DB42/T 557-2016 湖北省利川坝漆生产技术规程
- DB21/T 2800.13-2017 辽宁省农业社会化服务 第13部分:水产业服务规范
- DB41/T 1562-2018 河南省金银花指纹图谱检测规程
- SN/T 4637-2016 地中海白蜗牛检疫鉴定方法
- GB/T 15792-1995 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 DB35/T 1022-2010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纯度检测方法
- NY/T 1443.4-2007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4部分:小麦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范
- GB/T 28100-2011 香石竹细菌性萎蔫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 DB23/T 3316—2022 黑龙江省滑菇菌块栽培技术规程
- SN/T 4796-2017 八种果实蝇检疫鉴定方法
- DB13/T 2457.1-2017 河北省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第1部分:水浇地夏谷
- DB15/T 1728-2019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马铃薯”质量追溯技术规程
- DB61/T 535.4-2012 陕西省柿子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 DB37/T 2285-2013 山东省大蒜叶枯病测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