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7614-2011 生物防治物和其他有益生物的输入和释放准则

Guidelines for import and release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and other beneficial organisms
基本信息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3号标准(2005)《生物防治物和其他有益生物的输出、运输、输入和释放准则》。
    本标准与ISPM 第3号标准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背景。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玺、熊红利、邵刚、张建华、丁建云、刘慧、朱景全、项宇。
  • 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有关生物防治物和其他有益生物的输入和释放的风险管理提供准则和参考。本标准列出了主管部门、输入者和输出者的责任。本标准讨论了能够繁殖的天敌(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寄生物、线虫、取食杂草的天敌和病原体,真菌、细菌和病毒),及不育昆虫和其他有益生物,包括包装或配制成的商业
    产品。还包括输入规定以便在检疫设施研究非本地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  
    本标准范围不包括活体修饰生物、有关生物农药注册问题或旨在防治脊椎有害生物的微生物制剂。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2号标准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3号标准 生物防治物和其他有益生物的输出、运输、输入和释放准则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5号标准 植物检疫术语表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11号标准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2号标准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3号标准 生物防治物和其他有益生物的输出 运输 输入和释放准则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5号标准 植物检疫术语表 国际植检措施标准(ISPM)第11号标准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采用标准:
    ISPM No.3:2005 生物防治物和其它有益生物的输出、运输、输入和释放准则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 主管部门: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