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WS/T 351-2011 碱性磷酸酶(ALP)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参考方法
Reference procedur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atalytical activity concentration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基本信息
- 标准号:WS/T 351-2011
- 名称:碱性磷酸酶(ALP)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参考方法
- 英文名称:Reference procedur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atalytical activity concentration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1-09-30
- 实施日期:2012-04-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由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批准的《IFCC37℃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原级参考方法 第9部分:碱性磷酸酶催化浓度测定参考方法》,并参考ISO15193:2009《体外诊断器具 生物源样品中量的测定 参考测定程序的表述》适当增加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航天总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宝荣、邵燕、孙慧颖、胡滨、陈琦。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临床医学应用中,测定碱性磷酸酶(ALP)催化活性浓度的参考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参考实验室,作为碱性磷酸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溯源,也可作为与酶催化活性浓度检验有关的仪器和试剂生产企业的溯源,可供有关认可单位及质量管理部门应用。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5193:2009 体外诊断器具 生物源样本中量的测定 参考测定程序的表述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ISO 15193:2009
- 采用标准:《IFCC 37 ℃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原级参考方法 第9部分:碱性磷酸酶催化浓度测定参考方法》 《IFCC 37 ℃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原级参考方法 第9部分:碱性磷酸酶催化浓度测定参考方法》 (修改采用 MOD)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北京航天总医院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SN/T 4975.1-2017 国境口岸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检疫查验
- DB32/T 4198-2022 江苏省中小学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技术规范
- WS 318-20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
- WS/T 230-2002 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
- WS/T 88-1996 煤及土壤中总氟测定方法 燃烧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
- SN/T 1560-2005 入出境船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程
- SN/T 2766-2011 国境口岸螨类携带汉坦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
- DB22/T 396.4-2017 吉林省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 第4部分:皮肤刺激性试验
- YBB 0001-2003 细胞毒性检查法(试行)
- WS/T 225-2002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 SN/T 4652.2-2016 国境口岸寨卡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 第2部分:标本采集和处理方式
- SN/T 4275-2015 国境口岸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 SN/T 1417-2004 国境口岸除鼠规程
- SN/T 3312-2012 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检测方法
- DB32/T 4158-2021 江苏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南 医疗机构
- GB/T 21709.3-2021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3部分:耳针
- WS 215-2008 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诊断标准
- GB/T 38496-2020 消毒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 WS/T 93-1996 血清中铜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 ZY/T 001.7-1994 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