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4617.3-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3部分: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传播特性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land mobile service and fixed service - Part 3: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ne-of-sight radio-relay communications system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4617.3-2012
- 名称: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3部分: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传播特性
- 英文名称: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land mobile service and fixed service - Part 3: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ne-of-sight radio-relay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2-12-31
- 实施日期:2013-06-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暂无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14617《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
———第2部分:100MHz~1000MHz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3部分: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传播特性。
本部分为GB/T14617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4617.3—1993《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三部分: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传播特性》。本部分与GB/T14617.3—199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为“1范围”(见第1章,1993年版的第1章);
———修改“2引用标准”为“2规范性引用文件”,并修改相应文字描述和增加本标准中需引用的标准名称(见第2章,1993年版的第2章);
———修改“3术语”为“3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1993年版的第3章);
———修改图1,并修改了相应的文字描述(见4.2.1,1993年版的4.1.2);
———修改式(7)、式(8)、式(9),并修改了相应的文字描述(见4.2.3,1993年版的4.2.3);
———修改式(12)(见4.2.4.1,1993年版的4.2.4.1);
———修改式(21)并修改了相应的文字描述(见4.4.2,1993年版的4.4.2);
———增加式(22)(见4.4.2);
———增加pw%、p%定义(见4.4.2);
———增加4.5.1.3中N0、Ns、B的定义(见4.5.1.3);
———修改式(38)、式(39),并修改了相应的文字描述(见5.1,1993年版的5.1和5.2.1);
———修改式(40)(见5.2.1,1993年版的5.2.1);
———修改附录A 中表A.1注(见附录A,1993年版的附录B);
———修改附录D的全部内容(见附录D,1993年版的附录F);
———修改附录E中E.2的全部内容(见附录E,1993年版的附录D);
———修改式(F.12)以及F.4的全部内容”(见附录F,1993年版的附录E);
———增加用于本部分编写时参考的5个ITU-R标准作为参考文献。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樊永军、刘天伦、赵宏锋、徐红梅、马晨元。
本部分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首次修订。 - 适用范围:GB/T 14617的本部分规定了电路设计中常用的有关参数的计算,如余隙和费涅耳半径的计算、气体吸收和雨衰减的计算、电波折射、分集接收、模拟微波衰落概率和数字微波电路中断率的预测、与传播特性有关的无线电气象数据等,且同时给出了其中各参数的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容量的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各个频段的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电路设计以及与电波传播特性有关的各种电磁兼容系统设计。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17.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二部分:100~1000MHz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T 14617.3-1993
- 引用标准:GB/T 14617.2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 主管部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 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YD/T 1369.6-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Iub接口技术要求 第6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
- GB/T 33711-2017 移动实验室 信息传输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 YD/T 2186-2010 统一I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 YD/T 2065-2009 信息无障碍 用于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的通信终端设备设计导则
- GB/T 28519-2012 通信产品能耗测试方法通则
- YD/T 1643-2007 无线通信设备与助听器的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
- YD/T 1369.2-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Iub接口技术要求 第2部分:层1
- YD/T 1373-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
- YD/T 1386-2005 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技术要求
- GB/T 1418-1995 电信设备通用文字符号
- YD/T 3563-2019 互联网接入服务质量测试方法
- SJ 2468-1984 GZZ2-1型电码式探空仪
- YD/T 539-1992 不使用包封的同步数据复用方案基本参数
- YD 309-1984 电缆晶体管载波电话机雷击试验方法
- YD/T 2721-2014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的链路计算方法
- DB36/T 606-2011 江西省烟花爆竹电子监管码RFID标签应用规范
- YD/T 1625-2007 电信智能卡安全技术要求
- YDC 003-2001 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 YD/T 1624-2007 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房
- DB42/T 1243-2017 湖北省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共建工程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