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FZ/T 01057.9-2012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Test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extile fibers—Part 9:Birefringence基本信息
- 标准号:FZ/T 01057.9-2012
- 名称: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 英文名称:Test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extile fibers—Part 9:Birefringence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2-12-28
- 实施日期:2013-06-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通用说明;
———第2部分:燃烧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
———第4部分:溶解法;
———第5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
———第6部分:熔点法;
———第7部分:密度梯度法;
———第8部分:红外光谱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本部分为FZ/T01057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与FZ/T01057—1999相比,本次修订将原来的11个部分整合为9个,各部分的顺序也做了调整,即将原第5部分“着色试验方法”和第11部分“系统鉴别方法”删除,将原第6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改为第5部分,将原第7部分“熔点法”改为第6部分,将原第9部分“密度梯度法”改为第7部分,将原第10部分“双折射率法”改为第9部分。
本部分代替FZ/T 01057.10—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双折射率测定方法》,与
FZ/T01057.10—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部分的名称改为《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将“试验次数”、“仪器调整”并入第7章“程序”中;
———将“试验温、湿度和调湿处理”并入第6章“试样”中;
———增加了第8章“试验报告”。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治恩。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W04004.10—1989;
———FZ/T01057.10—1999。 - 适用范围:FZ/T 01057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采用双折射率法鉴别纺织纤维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纺织纤维的鉴别。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FZ/T 01057.10-1999
- 引用标准:GB/T 6529 FZ/T 01057.1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FZ/T 12009-2020 腈纶本色纱
- GB/T 18414.1-2006 纺织品 含氯苯酚的测定 第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 FZ/T 54052-2012 有色涤纶牵伸单丝
- FZ/T 50043-2018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 含油率试验方法
- GB/T 9996.2-2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 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
- SN/T 2146-2008 进出口纱线检验规程
- FZ/T 64022-2011 成衣免烫用机织粘合衬
- FZ/T 42007-2013 生丝/氨纶包缠丝
- GB/T 8443-1998 纺织品 耐染浴中金属铬盐色牢度试验方法
- SB/T 10787-2012 纺织商品验收规范
- FZ/T 93087-2013 转杯纺纱机 假捻盘
- FZ/T 54045-2012 异形涤纶预取向丝
- FZ/T 93037-2009 棉打包机
- FZ/T 95014-1999 轧光机 弹性辊
- FZ/T 40009-2017 蚕丝绵长度试验方法
- FZ/T 13002-2005 棉本色帆布
- FZ/T 94054-2009 喷水织机
- GB/T 9995-1997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
- FZ/T 63006-1996 松紧带
- FZ/T 92077-2009 棉精梳机 顶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