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HJ 673-2013 水质 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基本信息
- 标准号:HJ 673-2013
- 名称:水质 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英文名称: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 状态:现行
- 类型:行业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3-11-21
- 实施日期:2014-02-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暂无
- 行标分类:【 】
描述信息
-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钒监测方法,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和废水中钒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钒的测定。
本标准是对《水质 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4673-1993)的修订。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3 年。原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增加了本标准方法抗干扰的常见元素及浓度相关内容;
——修改了钒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对原标准中文字表达方式及标准格式进行了改写。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水质 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4673-1993)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参加本标准验证的单位有: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北京理化测试中心,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银川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3 年11 月21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 年2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和废水中钒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钒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L,测定下限为0.012 mg/L,测定上限为0.200mg/L。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暂无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DB63/T1872-2020 青海省牧草 汞和砷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 HJ/T 211-2005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化学石膏制品
- HJ 476-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
- HJ/T179-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 HJ773-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 HJ 660-2013 环境监测信息传输技术规定
- HJ 1244-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
- HJ 1126-2020 水中氚的分析方法
- HJ T76-200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JT/T 643-2005 公路环境保护术语
- HJ/T 275-2006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
- HJ 2014-2012 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 HJ/T 197-2005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 GB/T 25960-2010 动力配煤规范
- HJ/T 8.4-1994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 污染源
- HJ/T 241-2005 确定压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
- HJ 1058-2019 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组合聚醚中CFC-12、HCFC-22、CFC-11和HCFC-141b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测定便携式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1051-2019 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 HJ 2011-2012 制浆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HJ T415-2008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