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29833.1-2013 系统与软件可移植性 第1部分:指标体系
Portability of system and software - Part 1:Indicator system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29833.1-2013
- 名称:系统与软件可移植性 第1部分:指标体系
- 英文名称:Portability of system and software - Part 1:Indicator system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3-11-12
- 实施日期:2014-02-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29833在《系统与软件可移植性》总标题下,分为如下三部分:
———第1部分:指标体系;
———第2部分:度量方法;
———第3部分:测试方法。
本部分为GB/T2983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电子产品检验所、深圳市中联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北方实验室有限公司、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宁市平方软件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科信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立志、刘振宇、姜旭、李嘉、池仁隆、宣以广、黄观仁、张建良、潘国瑞、张旸旸、袁玉宇、李家宏、张露莹、倪小亮、丁志刚、滕逸龙、欧阳树生、左家平、杨丽春、潘晓明、温家凯、张春柳。
引 言
GB/T29833的本部分参照GB/T16260—2006《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提出了系统与软件可移植性指标体系。
本部分适用考量将同一软件产品在不同的环境之间移植并使之正常运行的难易程度,或/和对其所述环境的适应能力。开发方、维护方、评价方、质量管理方和需方可以选择合适的指标,用来定义可移植性质量需求、评价软件产品的可移植性、测量可移植性质量情况或作其他用途。本部分并非每种指标都适用于所有计算机系统与软件,相关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指标或使用本部分未包括的其他指标。
本标准预期的主要使用者包括:
a) 软件供方,当:
1) 需要声明软件产品可移植性时;
2) 对照声明的可移植特性自行评估系统和软件产品时;
3) 对软件进行可移植性相关的产品设计和实现时;
b) 为可移植性符合性证书或标志进行测试的第三方评测机构;
c) 潜在的需方,当:
1) 对即将采购的软件产品的可移植性要求和现有产品的说明信息进行比较时;
2) 实际运行的环境和采购的环境存在差异时;
3) 检验可移植性要求是否被满足。
GB/T29833.2《系统与软件可移植性 第2部分:度量方法》给出了如何获得可移植性指标测量值的度量方法。GB/T29833.3《系统与软件可移植性 第3部分:测试方法》描述了可移植性指标的测试方法。本部分旨在和GB/T29833.2及GB/T29833.3联合使用。 - 适用范围:GB/T 29833的本部分规定了系统与软件可移植性指标体系及相关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对系统与软件在多样性环境之间迁移的适应能力的评价。用户可以针对特定产品的不同移植需求,选择、修改和应用本部分中的指标。
注: 本部分中所指的系统主要是软件系统。 -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GB/T 11457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北方实验室有限公司 南宁市平方软件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 浙江省电子产品检验所 深圳市中联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电力公司科信部
-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 主管部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DB21/T 2139-2013 辽宁省计算机软件工程文档编号规范
- DB14/T 1421.1-2017 山西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第1部分:总体框架
- GB/T 37725-2019 信息技术 业务管理体系模型
- GB/T 25000.2-2018 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2部分:计划与管理
- DB11/T 714.1-2010 北京市电子政务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1部分: 基本要求
- GB/T 23703.7-2014 知识管理 第7部分:知识分类通用要求
- SJ/T 11290-2003 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建模规范 第1部分:概念与表示法
- DB36/T 1096-2018 江西省政务服务统一支付平台接入要求
- 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3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
- GB/T 18234-2000 信息技术 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
- SJ/T 11564.5-2017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5部分:桌面及外围设备规范
- GA/T 16.100-2015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 第100部分:机动车序号编码规则
- GB/T 38634.2-2020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2部分:测试过程
- DB63/T 2020-2022 青海省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规范
- GB/T 33136-2016 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 GB/T 33850-2017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GB/T 29832.1-2013 系统与软件可靠性 第1部分:指标体系
- DB36/T 1181-2019 江西省移动政务服务应用接入技术规范
- DB3406/T 008—2022 淮北市交通运输智能监管数据库技术规范
- DB31/T 1106.1-2018 上海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技术规范 第1部分:统一受理平台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