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4835.2-2013 辐射防护仪器 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 第2部分:应急辐射防护用便携式高量程β和光子剂量与剂量率仪
Radiation protection instrumentation - Ambient and/or directional dose equivalent (rate) meters and/or monitors for beta, X and gamma radiation - Part 2: High range beta and photon dose and dose rate portable instruments for emergency radiation protection purposes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4835.2-2013
- 名称:辐射防护仪器 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 第2部分:应急辐射防护用便携式高量程β和光子剂量与剂量率仪
- 英文名称:Radiation protection instrumentation - Ambient and/or directional dose equivalent (rate) meters and/or monitors for beta, X and gamma radiation - Part 2: High range beta and photon dose and dose rate portable instruments for emergency radiation protection purposes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3-10-10
- 实施日期:2014-02-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GB/T4835《辐射防护仪器 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便携式工作场所和环境测量仪与监测仪;
———第2部分:应急辐射防护用便携式高量程β和光子剂量与剂量率仪。
本部分为GB/T4835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1683—1989《应急辐射防护用携带式高量程X、γ和β辐射剂量和剂量率仪》,与GB/T11683—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辐射防护仪器 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第2部分:应急辐射防护用便携式高量程β和光子剂量与剂量率仪》;
———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T8993《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增加了GB/T4835.1-2012《辐射防护仪器 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 第1 部分:便携式工作场所和环境测量仪与监测仪》(IEC60846-1:2009,IDT)和GB/T5202—2008《辐射防护仪器 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IEC60325:2002,IDT);
———在“术语和定义”中删除了GB/T4835.1—2012已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仅给出“额外响应”;
———修改、补充了第4章的技术内容并增加了“4.2 性能特性的分类”和“4.4 污染探头”,“4.3 一般试验方法”代替“5 检验程序和方法”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将GB/T11683—1989的“6 辐射特性的要求和检验方法”分为“5 定向剂量当量(率)仪的辐射特性”和“6 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辐射特性”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将GB/T11683—1989的“7 电学特性的要求和检验方法”中的“统计涨落”分别放到5.1和5.7中,“响应时间”分别放到6.1和6.6中;
———将GB/T11683—1989的“8 环境和机械特性的要求和检验方法”分为“8 机械特性”和“9 环境特性、性能要求和试验”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按GB/T4835.1(IEC60846-1:2009,IDT)的规定增加了软件的内容。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EC60846-2:2007《辐射防护仪器 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 第2部分:应急辐射防护用便携式高量程β和光子剂量与剂量率仪》并按GB/T4835.1的相关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编写,与IEC60846-2:2007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对IEC60846-2:2007做了下列修改:
———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已有相应国家标准的国际标准改为我国的标准,增加了在6.2.3中引用的GB/T12162.1—2000《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X和γ参考辐射 第1部分:辐射特性和产生方法》(ISO4037-1:1996,IDT);
———5.1的标题“相对固有误差”改为“线性和统计涨落”,技术内容与GB/T4835.1—2012的8.7相对应。删去“5.7 统计涨落”;
———6.1的标题“相对固有误差”改为“线性和统计涨落”,技术内容与GB/T4835.1—2012的8.7相对应。删去“6.7 统计涨落”;
———7的标题按GB/T4835.1—2012第9章改为“定向和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电气特性”;
———删去“7.2 零点指示值随温度变化的稳定性”,GB/T4835.1—2012删除此项内容;
———7.4和7.5合并为“电源”,按GB/T4835.1—2012;
———“8 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机械特性”改为“8 定向和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机械特性”将8.1~8.3的内容合并为“见GB/T4835.1—2012的第10章。”,GB/T4835.1—2012已包括GB/T4835—2008没有的“跌落试验”;
———9.1.1b)删去“装置在很热条件下使用的场合”,由于温度范围不仅涉及高温也涉及到低温(-25℃~70℃);
———9.2“满足GB/T4835—2002的9.2中扩展的湿度额定范围”GB/T4835.1中没有“扩展的湿度额定范围”,直接写明“相对湿度高达95%、温度为35℃”。
———按GB/T4835.1—2012删去“9.7 运输期间的振动和机械冲击”。
———删去表1“变异系数和相对固有误差的限值”,按GB/T4835.1—2012的规定,将表中的“相对固有误差”改为“线性”,并将其与“统计涨落”的内容分别放到“定向剂量当量(率)仪的辐射特性”和“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辐射特性”的两个表中。
本部分由国防科技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核仪器厂、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力平、梁平、杨妮莹、许晓蔚。
本部分代替GB/T11683—1989,GB/T11683于1989年10月首次发布。 - 适用范围:暂无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T 11683-1989
- 引用标准:GB/T 4835.1-2012 GB/T 5202-2008 GB/T 12162.1-2000
- 采用标准:IEC 60846.2:2007 辐射防护仪器 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 第2部分:应急辐射防护用便携式高量程β和光子剂量与剂量率仪 (非等效采用 NEQ)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
- 主管部门: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
- 起草单位: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西安核仪器厂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GB/T 15447-1995 X、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不同材料吸收剂量的换算方法
- GB/T 14325-1993 辐射防护最优化纲要
- GB/T 14055.2-2012 中子参考辐射 第2部分:与表征辐射场基本量相关的辐射防护仪表校准基础
- EJ/T 726-2016 核工业职业照射个人剂量数据采集格式及相关要求
- GB/T 7165.6-1989 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 第六部分:超铀元素气溶胶排出流监测仪的特殊要求
- GB/T 11712-1989 用于X、γ线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因子
- GB/T 17982-2000 核事故应急情况下公众受照剂量估算的模式和参数
-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 GB/T 14318-1993 辐射防护用便携式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
- GB 16351-1996 医用γ射线远距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 GB 16360-199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 GB 16348-1996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 NB/T 20383-2016 核电厂高和超高辐射区的进入控制
- GB/T 7165.3-1989 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 第三部分:惰性气体排出流监测仪的特殊要求
- GB/T 16147-1995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 GB/T 34138-2017 辐射防护仪器 环境、电磁和机械性能要求
- EJ 348-2016 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 EJ/T 1097.2-2014 用于核设施辐射及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的中央控制系统 第2部分:对排放、环境、事故或事故后监测功能的要求
- GB 12379-1990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
- GB/T 28540-2012 铀尾矿(渣)氡-222析出率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