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5249-2013 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 气泡试验孔径的测定

Permeable sintered metal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bubble test pore size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5249-2013
  • 名称:
    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 气泡试验孔径的测定
  • 英文名称:
    Permeable sintered metal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bubble test pore size
  • 状态:
    现行
  • 类型:
    国家标准
  • 性质:
    推荐性
  • 发布日期:
    2013-09-06
  • 实施日期:
    2014-05-01
  • 废止日期:
    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描述信息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5249—1985《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 气泡试验孔径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249—1985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仅对“气泡试验孔径”的测试定义进行描述,删去原标准中管环状试样的示意图;
    ———在第4章中增加了注释,对气泡孔径以及其他金属多孔材料的性能进行说明;
    ———在第6章中增加注释,说明试样的浸润方法;由粗孔基体上复合细孔层的试样的测试方法及重复测试要求;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4003:1977《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 气泡试验孔径的测定》。
    为了便于使用,对其部分章节增加了标题。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领峰、张晓晗。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5249—1985。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称为气泡试验法,适用于以“气泡试验”方法测定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过滤器、多孔轴承、多孔电极及具有联通孔的其他元件)的孔径。
    气泡试验是一种金属多孔材料质量控制的测试方法,不适用于衡量金属多孔材料的等级,也不能准确判定金属多孔材料孔径及孔径分布。
  •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63—2006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 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测定。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
    GB/T 5249-1985
  • 引用标准:
    GB/T 5163-2006
  • 采用标准:
    ISO 4003:1977 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 气泡试验孔径的测定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主管部门: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起草单位:
    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人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