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30703-2014 微束分析 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分析方法导则
Microbeam analysis―Guidelines for orientation measurement using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30703-2014
- 名称:微束分析 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分析方法导则
- 英文名称:Microbeam analysis―Guidelines for orientation measurement using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4-03-27
- 实施日期:2014-12-01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24173:2009《微束分析 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测定方法导则》。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IDT)。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作贵、田青超、陈家光、曾毅。 - 适用范围:本标准给出了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进行晶体取向测量的指南,使测量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本标准确立了试样制备、仪器配置、校正以及数据采集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EBSD对块状晶体样品的晶粒取向分析。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引用标准:ISO/IEC 17025 ISO/IEC Guide 98-3
- 采用标准:ISO 24173:2009 微束分析 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测定方法导则 (等同采用 IDT)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
- 归口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
- 主管部门: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SN/T 3694.10-2013 进出口工业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测定 第10部分:胶粘剂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SN/T 3917-2014 轻烧镁(菱镁石)中铅、镉、砷、汞的测定
- GB/T 34174-2017 表面化学分析 工作参考物质中离子注入产生的驻留面剂量定值的推荐程序
- GB/T 31744-2015 水质净化用竹炭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 SN/T 1877.7-2010 旧轮胎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NY/T 1150-2006 烟花爆竹产品认证管理规范
- DB53/T 424-2012 云南省云烟浸膏中铅、镉、砷、铜、铬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GB/T 3143-1982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Hazen单位--铂-钴色号)
- GB/T 41074-2021 微束分析 用于波谱和能谱分析的粉末试样制备方法
- GB/T 33502-2017 表面化学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数据记录与报告的规范要求
- GB/T 30989-2014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规程
- SN/T 1828.15-2016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15部分:自热固体
- SN/T 3999-2014 REACH法规高关注物质中钴、砷、铬、钠、锡、铅、锌、硅、铝、钼、钾、锶、锆和钙的快速筛选检测方法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DB23/T 1451.1-2011 黑龙江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标准 第1部分:危险化学品
- HG/T 20534-1993 化工固体原、燃料制备设计规定
- GB/T 34168-2017 金、银纳米颗粒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
- GB/T 21636-2021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 术语
- GB/T 1669-200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 DB51/T 912-2009 四川省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GB/T 6488-1986 化工产品折光率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