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云盘
纠错反馈
GB/T 18765-2015 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
Identification and grade quality standards of wild ginseng基本信息
- 标准号:GB/T 18765-2015
- 名称: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
- 英文名称:Identification and grade quality standards of wild ginseng
- 状态:现行
- 类型:国家标准
- 性质:推荐性
- 发布日期:2015-07-03
- 实施日期:2015-11-02
- 废止日期:暂无
- 相关公告:
分类信息
- ICS分类:【 】
- CCS分类:【 】
- 行标分类:暂无
描述信息
-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765—2008《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
本标准与GB/T18765—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若干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野山参年龄限定条件及鉴定方法;
———对理化限量值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人参研究院、吉林省参茸办公室。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辽宁祥云药业有限公司、康美新开河(吉林)药业有限公司、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神象参茸分公司、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香港李熊记有限公司、上海童涵春堂药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仲伟同、曹志强、冯家。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武伦鹏、曾祥云、杨仲英、王志举、李震熊、李学军、李跃雄、李殿文、顾伟珠、迟美丽、马正赫。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765—2002、GB/T18765—2008。 -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野山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野山参的等级分类和技术鉴定,也适用于野山参及其初级加工产品,不适用于野生人参。 - 引用标准:暂无
相关标准
- 代替标准:GB/T 18765-2008
- 引用标准:GB/T 191-2008 GB 7718-2011
相关部门
- 起草单位:吉林人参研究院 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吉林省参茸办公室
- 归口单位: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3)
- 主管部门: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3)
相关人员
暂无
关联标准
- DB36/T 674-2018 江西省刨花楠栽培技术规程
- DB15/T 555-2013 内蒙古自治区燕山丘陵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规程
- NY/T 1310-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豆科牧草
- DB62/T 718-2001 甘肃省小麦品种 陇春20号
- DB63/T 607-2006 青海省高寒草甸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 NY/T 2658-2014 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 DB23/T 208.3-2008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第3部分: 农用挂车
- SN/T 4730-2016 菊基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 DB50/T 1011.1-2020 重庆市丘陵山地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规程 第1部分:农作物秸杆
- DB15/T 2681—2022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放牧型草地建植与利用技术规范
- SN/T 3273.4-2012 出境鲜果检疫规程 第4部分:枇杷
- SN/T 1362-2011 假高粱检疫鉴定方法
- SN/T 2960-2011 水果蔬菜和繁殖材料处理技术指标
- DB32/T 554-2003 江苏省快速检测方法 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 DB22/T 1763-2018 吉林省林业矢量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 SN/T 3760-2013 黑丝盾蚧检疫鉴定方法
- SN/T 3891-2014 扶桑绵粉蚧药剂除害处理操作规程
- DB23/T 3273—2022 黑龙江省森林地表可燃物调查技术规范
- DB63/ 560-2005 青海省病害畜禽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监控技术规范
- DB36/T 1423-2021 江西省虎奶菇生产技术规范